河南新乡市
2024
-
2025
学年高三
3
月联考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阅读(
72
分)
(一)阅读工(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历史上,中国曾经是许多重大科技发现和发明的发祥地,在许多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都取得过杰出成就。李约瑟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第一卷)中指出,
“
在公元
3
世纪到
13
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
”
,
“
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
15
世纪之前更如此
”
。这些发明和发现推动了世界科技文明的进步,对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梳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独特历史道路,对其独特的观念、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取向给予现代的科学阐释,揭示出它们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具有的启迪和借鉴的意义,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远在
16
-
18
世纪,在中国生活的欧洲传教士们就开始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有其独特的传统。意大利人利玛窦在
1584
年的一封信中讲,中国人有自己的一套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知识体系,其发达程度并不次于西方。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古代数学和西方的数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代表性的作品,西方就是《几何原本》,中国是《九章算术》。西方数学体系的目标是推理论证,我们古代数学的目标是解决各式各样的具体问题。我们为了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引进各式各样的算法,我们古代的数学可以说是一种算法的数学。在这种意义上,中国的古代数学也就是一种计算机的数学。在我们进入计算机时代,这种计算机数学或者是算法的数学,刚巧符合我们时代的要求,符合时代的精神。
英国天文学家沙里斯
1985
年在《复活》第
109
期上发表题为《新科学的诞生》的文章,主张新科学应是合乎伦理道德的科学。尽管建立新科学的中心尚未找到,但他认定了前进的目标,他说:
“
你若问,是否有什么迹象表明,这样一种新科学将要问世,我的信念是——前进的唯一道路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离开污秽的西方,朝着神圣的东方前进!唯有到那时,我们才算达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
中国文化价值的精髓是
“
和谐理念
”
和
“
中庸之道
”
,它既是伦理价值也是一种方法论。作
河南省驻马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考试语文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