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
2025
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烹饪饮食文化有自己从古至今的优秀传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精湛的科学。它既提倡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①
的高标准口味,同时提倡
“
惟辟玉食
”
②
的精美制作,然而
“
节饮食
”
的告诫代代相传,
“
扶衰养病
”
③
的卫生原理随着中医医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深入人心,地域、季节和饮食的关系常常是中国烹饪学的重要课题。饮食的营养价值,永不会是单纯的
“
卡路里
”
,而是把自然界的条件、人的体质与食物性能统统考虑进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后,每一道菜和每一件主食仍要保证口味的精美。饮食既是生活仪式,又是科学技术,同时还要是美的享受——艺术。要实现这一切,没有高度的辩证思维的素养是绝对办不到的。
中国古代饮食烹饪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是从烹与食统一的宏观或中观角度看,能构成优秀传统的,可以概括为
3
个字:和、节、齐。
“
和
”
体现制作方面的总特点,要求参与烹饪的诸多要素如水与火,各种主原料、佐料、调料,主食与副食适中与平衡,达到整体的最佳效应,目的是既可口,又养身。
“
节
”
是食用方面的总特点,古代的宫廷和士大夫靠
“
礼
”
来达到
“
节
”
的目的。
“
齐
”
从烹制来说就是配方,各种食物搭配要有规范和标准。然而,
“
和
”
是在差异性和多样性中体现的,绝不是求同;
“
节
”
是以养生为目的的,与娱悦、享乐并不矛盾,绝不是苦行;
“
齐
”
是经验的总结,它一旦脱离了封建礼制,避免了单一与僵化,便成为个人风格与多种流派的体现。这些优秀传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唯物辩证思想。
“
和、节、齐
”
,一直是中国烹食文化优秀的传统,它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上。与
“
和
”
对立的是偏激,与
“
节
”
对立的是放纵,与
“
齐
”
对立的是恣意。在中国饮食文化历史上,与优秀传统反其道而行之的现象每个时代都是存在的。口味与食性往往与地域的气候特点有关,是饮食的自然属性,但为了追求口味的独特,过咸、过辣、食性过热、过凉便成为对健康的损害。吃饭喝酒的作用不只是果腹,还有很多精神和审美的因素在内,而一旦糳嫛成性、醉酒成病,用作不正当交往的手段,便败坏了社会风气,摧残了个人的生命。
“
和、节、齐
”
的传统一旦失落,烹食丧失了理性、形成了恶性的淫逸,便预示着礼制和道德的失落。然而不论什么阶层,烹食首
【语文】广西南宁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