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二试卷 高二物理下

湖南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docx

2024年 2023年 湖南省 长沙市 格式: DOCX   15页   下载:0   时间:2024-04-30   浏览:12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湖南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docx 第1页
剩余14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长沙市第一中学 2023 — 2024 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捡测 物 理 时量: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力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 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 等温压缩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是因为单个气体分子每次碰撞器壁的平均冲力增大 D. 等压膨胀过程中,在相同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的冲量大小相等 2 .如图所示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爱因斯坦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 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C. 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 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3 . 2020 年 12 月 12 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正式退役了。在 3275 天 11 小时 43 分 0 秒的运行期间,这里产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中微子研究成果,包括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使我国的中微子研究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微子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物质粒子,太阳、地球、超新星、宇宙线、核反应堆,甚至人体都在不停地产生中微子,每秒钟有亿万个中微子穿过人们的身体。大多数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的过程中也都伴有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裂变、核聚变、 衰变等。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 衰变方程, 是 衰变方程 B. 高速运动的 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其核反应方程为 C. 衰变为 ,经过 3 次 衰变, 2 次 衰变 D. 是核裂变方程,也是氢弹的核反应方程 4 .如图所示, L 为电阻可忽略的线圈, R 为电阻, C 为电容器,开关 S 处于闭合状态。现突然断开 S ,并开始计时,电路工作过程中,同时会向外辐射电磁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 LC 回路中电流 i (顺时针方向为正)、电容器中电场 E (竖直向下为正)、以及两极板间电势差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5 .研究表明,两个邻近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如图中虚线所示,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间距增大,斥力减小,引力增大 B. 由图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为 时分子间作用力合力为 0 ,所以此时分子的势能为 0 C. 当分子间的距离 时,减小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D. 当分子间的距离 时,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 6 .如图所示,边长为 L 、匝数为 N 的正三角形线圈 abc 电阻为 r ,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绕转轴 OO '转动(转轴 OO ' 垂直于磁感线),线圈通过滑环和电刷连接一个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 ∶ 3 的理想变压器,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滑动变阻器 的最大阻值为 5 r ,初态滑片位于滑动变阻器最上端, 。线圈 abc 以恒定角速度 转动,则 A.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B. 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P 从最上端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C. 初态时电压表 示数为 D. 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P 向下滑动时,电压表 示数变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7 .杜甫在《曲江》中写到: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平静水面上的 S 处,“蜻蜓点水”时形成一列水波向四周传播(可视为简谐横波), A 、 B 、 C 三点与 S 在同一条直线上,图示时刻, A 在波谷,与水平面的高度差为 H , B 、 C 在不同的波峰上。已知波速为 v , A 、 B 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波通过尺寸为 1 . 5 a 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 B. A 点振动频率为 C 到达第一个波峰的时刻, C 比 A 滞后 D. 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 A 点的振动方程是 8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开始,经历 B 、 C 两个状态又回到状态 A ,压强 p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AC 是双曲线, AB 是与纵轴垂直的直线, BC 是与横轴垂直的直线,已知气体在 B 、 C 状态的温度分别为 4 、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S ,再根据图像所提供的其他信息来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在状态 A 的温度为 2 B. 气体在状态 A 的体积为 C. 气体从状态 A 到状态 B 对外做的功为 D. 气体从状态 C 到状态 A 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 9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A. 核的结合能约为 14 Me V B. 核比 核更稳定 C. 两个 核结合成 核时释放能量 D. 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 核中的小 10 .如图所示,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