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综合素养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
1
.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
.河
姆
渡人种植水稻
C
.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
.元谋人能制作工具
2
.了解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的生存状况有多种途径,可信度最高的是
A
.神话传说
B
.考古发现
C
.影视作品
D
.学者推断
3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
农作物的出现
②
家畜饲养
③
聚落
④
磨制石器
⑤
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③④⑤
4
.司马迁把他从众多神话人物中选出来
……
将之作为《史记》的开端。
……
这就为中国人确定了
“
始祖
”
。他是
A
.黄帝
B
.老子
C
.孔子
D
.孟子
5
.如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
léi
)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
儿子克做燕地
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
封制
D
.郡县制
6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青铜器反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成就。识读下列文物,能够反映商朝精神文明表征的是(
)
A
.
B
.
C
.
D
.
7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
.打制石器的使用
B
.磨制石器的使用
C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
.青铜器的使用
8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够直接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
)
A
.鼓励耕织
B
.奖励军功
C
.
确立县
制
D
.废除井田制
9
.据《华阳国志
•
蜀志》记载,某水利工程建成后,
“
水旱从人,不知饥
僮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
天府
’
也
”
。该工程是(
)
A
.灵渠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长城
10
.
2022
年
9
月
26
日至
28
日,山东曲阜迎来了第八届尼
山世界
文明论坛。本届论坛在儒学圣地、孔子故里探讨文明交流与互鉴,更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照亮未来的历史意义。下列选项体现孔子思想的是(
)
A
.为政以德
B
.无为而治
C
.以法治国
D
.兼爱非攻
11
.
“
有无相生
,
难易相成
,
长短相形
,
高下相倾
,
音声相和
,
前后相随
”,
这一言论体现了对立双方可互相转化的哲学思想。这一言论出自下列哪一著作
A
.《道德经》
B
.《论语》
C
.《孟子》
D
.《韩非子》
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
“
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
下列措施能体现这个
“
印记
”
的有(
)
①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②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③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④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3
.《汉书
·
食货志》记载,西汉刚
建立时
“
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
。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
.严刑峻法
B
.休养生息
C
.盐铁官营
D
.重文轻武
14
.据统计,西汉初期研究儒家经典的高级官员仅占
5%
,到西汉中期这一比例升高到
45.1%
,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
B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C
.官吏素质的提高
D
.
“
文景之治
”
统治局面的出现
15
.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
西汉时期
,
抗击匈奴的名将是
(
)
A
.窦宪、窦固
B
.卫青、霍去病
C
.窦固、霍去病
D
.窦宪、卫青
16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嬴政
B
.刘邦
C
.刘秀
D
.司马炎
17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
“
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
”
之一,是因为他(
)
A
.改进造纸术
B
.发明印刷术
C
.修筑都江堰
D
.开凿大运河
18
.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
作出
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
“
医圣
”
。材料中的
“
他
”
是(
)
A
.扁鹊
B
.张仲景
C
.华佗
D
.
张衡
19
.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作者是司马迁
②
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
③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④
在该书中可查阅到官渡之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0
.
“
阿
坚
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
这是宋朝抗金名臣李纲对
4
世纪末期一次以少胜多著名战役的描述。这次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淝水之战
D
.涿鹿之战
21
.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
①
处应为(
)
A
.人口迁徙
B
.孝文帝改革
C
.八王之乱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22
.如下图所示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其中领先世界
解释分析山东枣庄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