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人教版
八
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
题
(
三
)
一
.
选择题
(22分)
1
.如图所示是
2021
年
7
月
1
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雄伟的空军飞机编队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情景,
29
架直升机排列成“
100
”字样。当直升机队形不变时,小明认为排头的直升机是静止的,则他所选的参照物为( )
A
.地面
B
.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
C
.天安门城楼
D
.站在地面的人
2.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比乙发声的音调高
B
.甲比乙发声的响度大
C
.甲、乙发声的频率相同
D
.甲与乙的音色不同
3.
甲、乙两位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
向相同
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5s
时,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B
.在
10
∼
20s
,乙同学静止不动
C
.在
0
∼
10s
,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
D
.在
0
~
20s
,乙同学的平均速度是
10m/
s
4.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的
24
节气的运用,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
下列节气,涉及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
.“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
.“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收热量
1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雨后彩虹
B.
水中倒影
C.
手影游戏
D.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5.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光经凹透镜后的现象——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乙图:眼睛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C
.丙图:
小猫叉不到
鱼——它看到的是鱼变深的虚像
D
.丁图:小明和小
聪同时
看到地上的书——因为书发生的是漫反射
7.
如图,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
40cm
刻度处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大小变化的光斑
11.
为测量某种液体
密度,小明利用天平的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
,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制出
m-V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液体密度为
2 g/cm
3
B.
该液体密度为
1.25 g/cm
3
C.
量杯质量为
20 g
D. 60 cm
3
的该液体质量为
60 g
二.
填空题
(30分)
9.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
4
次测量,记录分别是
15.26cm
,
15.72cm
,
15.27cm
,
15.27cm
,其中错误的记录是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最终得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
10.
如图甲所示是小华测量木块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小国同学使用停表发现自己上学所需时间(图乙)是
s
。
11.
根据图示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
可知,该物质熔化共用了
min
,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改变”“不变”)。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
是入射光线,
是法线,玻璃在
。(选填“
AB
面的左方”、“
AB
面的右方”、“
CD
面的上方”或“
CD
面的下方”)
13.
小
明同学
去南湖公园游玩,买了一袋棒棒冰(包装袋密封完好),过了一会儿,袋内的冰块全部
融化成了水,则质量
,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天太热,小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
(选题“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题
(6分)
14.
根据光的传播特性,在图中
作出
已知光线在水面上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15.
如图所示,水面是凸透镜的主光轴,
F
是其焦点。请在图中
作出
a
光线的入射光线和它进入水中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四
.实验探究题
(22分)
16.
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
1
)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
2
)该实验的原理是
;
(
3
)小车通过
AB
段时测得时间
t
AB
=
1.6s
,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v
AB
=
cm/s
;
(
4
)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度
v
AB
会偏
(选填“小”或“大”);
(
5
)小车在
AC
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
t
AC
中点的速度为
v
1
,经过
s
AC
中点的速度为
v
2
,则
v
1
v
2
(选填“>”、“<”或“=”)。
17.
我们选用碎冰和碎
蜡研究
物质的熔化过程,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均如图
1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物理模拟试题(三).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