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试卷
化学试题
(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Mg-24
Ca-40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木材做家具
B
.烧制陶瓷
C
.用铜丝做导线
D
.水果榨汁
2
.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
)
A
.一氧化碳
B
.氮气
C
.二氧化硫
D
.甲烷
3
.学校采购了一批含
75%
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A
.
B
.
C
.
D
.
4
.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
“
碳达峰、碳中和
”
的是
A
.绿色出行
B
.火力发电
C
.植树造林
D
.节约用电
5
.如图,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B
.
转移液体
C
.
量取
5.5mL
水
D
.
称量食盐
6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石墨有导电性,用作电极
B
.酒精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C
.氧气有助燃性,可炼铁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充氮以防腐
7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布盖灭
8
.
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的北斗导航
“
收官之星
”
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铷属于金属元素
B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
RbCl
2
C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
D
.
m
的值是
37
,
n
的值是
1
9
.古语道:
“
人要实,火要虚
”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
“
火要虚
”
的实质是
A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10
.类推的思维在化学学习中广泛应用,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
B
.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原子序数,所以原子序数一定等于核电荷数
C
.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都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是同种元素
11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所以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B
.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
.变化与守恒:某物质
R
燃烧后生成
CO
2
和
H
2
O
,则
R
中一定含
C
、
H
元素,可能含
O
元素
D
.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和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12
.教材中的某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
A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B
.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
.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
.探究水的组成
13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14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
.用酚酞溶液鉴别浓氨水和水
C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15
.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
MnO
2
可以做
H
2
O
2
溶液反应的催化剂
B
.探究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C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16
.碳与碳的化合物之间有如图所示转换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④
都能体现
C
的可燃性
B
.
②
是煤炉中部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
C
.
①③
的反应条件一定相同
D
.
4
个变化中,碳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7
.如下图所示,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
3
:
8
B
.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C
.生成物丁由
1
个碳元素和
2
个氧元素组成
D
.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
1
:
1
18
.现有如图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B
.
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
.
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D
.
密闭容器中,氢气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19
.在反应
A+3B=2C+2D
中,已知
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7
:
8
,当
2.8gA
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
3.6gD
。则生成
C
的质量为
A
.
9.6g
B
.
4.4g
C
.
6.8g
D
.
8.8g
20
.某小组以图
1
装置用
CO
还原
CuO
制取
Cu
,不同温度
下反应
4
小时后固体物质的
XRD
图如图
2
所示(
XRD
图谱可用于判断某固体物质是否存在,不同固体出现的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400℃
时固体产物只有
Cu
B
.实验中,随着温度的升高,
CuO
先全部转化为
解释分析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