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开学检测化学试题
一
、
单选题
(
20
分)
1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海水晒盐
B.
盐酸挥发
C.
粮食酿酒
D.
铜丝导电
2
.
如图的“错误实验操作”与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
A.
液体喷出
B.
仪器破裂
C.
酒精溅出
D.
读数偏大
3
.
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
、
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
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
18.3%
4
.
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
.
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
.
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
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
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
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
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5
.
为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教
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了过氧乙酸的气味,这说明
(
)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体积很小
C.
分子可再分
D.
分子在不断运动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河水经过沉降
、
过滤
、
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蒸馏水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跟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C.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煮沸可以把水中可溶的钙镁化合物变成不溶的
7
.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
B.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自
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D.
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8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
.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生成的甲
、
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0
.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生成的甲
、
乙分子个数比是
C.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
反应前后伴随化合价的升降
11
.
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
能帮助消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乳酸菌是由碳
、
氢
、
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乳酸菌由
3
个碳原子
、
6
个氢原子
、
3
个氧原子构成
C.
乳酸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乳酸菌中碳
、
氢
、
氧元素质量比为
12
.
以下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氧气
21%
,含氮气
78%
,含其他气体约
1%
B.
除氮气和氧气外,空气中约
1%
体积的其他气体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C.
汽车尾气排放形成的烟雾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D.
空气除了供给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外,在实际生产中没有多大意义
13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B.
振荡汽水瓶产生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
C.
酒精与
水混合后,体积大于
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14
.
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黄铜因为硬度比铜大,用途更广泛
B.
铁因为
导热性良好,可用于制作炊具
C.
武德合金因为熔点低,可用于制作电路保险丝
D.
铝因为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15
.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
、
爆炸
16
.
2019
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问世
150
周年。国际权威机构
IUPAC
(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
宣布中国科学家姜雪峰作为“硫元素代表”。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序数是
16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6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g
17
.
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实验说明了一氧化碳既可以燃烧又有还原性
C.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实验时,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喷灯给玻璃管加热
18
.
许多成语隐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
错误
的是
(
)
A.
“釜底抽薪”
——
清除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B.
“杯水车薪”
——
可燃物的
山东德州市齐河县马集乡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