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
二
三
年秋季期
末
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 化学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
四道大题
,满分
1
0
0
分
,
时
量9
0
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
H
:
1 C
:
12 N
:
14 O
:
16
N
a
:
23
S
:
3
2
一、选择题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本题共45分)
1
.第
19
届亚运圣火于
2023
年
9
月
23
日在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点燃。下列落实
“
绿色亚运
”
理念的创举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绿色能源
“
零碳甲醇
”
作为主火炬燃料
B
.水上运动中心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C
.
烟花表演采
用“数字烟花”
D
.太阳能无电照明系统
2
.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
A
.取用固体
B
.倾倒液体
C
.加热试管
D
.熄灭酒精灯
3
.下列实验现象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氧气少的是
A
.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
.呼出的气体能在干燥玻璃片上留下水雾
D
.呼出的气体质量增加了
4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燃燃烧匙内的白磷后缓慢地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
.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
C
.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
.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5
.
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水结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D
.过氧化氢分解,分子种类不变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
物质的化学性质都由分子保持
;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③镁原子和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
④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7
.
2023
年
4
月
12
日
21
时,中国有
“
人造太阳
”
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
创造
了
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
403
秒。
“
人造太阳
”
稳态运行时能能把氢元素转变成氦元素,两者的本质区别是
A
.中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
C
.质子数不同
D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8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氦气、高锰酸钾、海水
B
.氧气、二氧化碳、酒精
C
.铁、石灰水、
二氧化硫
D
.水、氮气、石灰石
9
.中考试卷答题卡中需粘贴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
C
3
H
4
O
2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丙烯酸由
3
个碳原子、
4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B
.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C
.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
∶
4
D
.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2
10
.
如图是
O
2
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
表示物质之间
可发生转化,部分物质已省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化①: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B
.转化②:加入
MnO
2
会使产生
O
2
的质量增加
C
.转化③:只有通过氢气的燃烧才能实现
D
.转化④:若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X
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11
.
“
碳海绵
”
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下列关于
“
碳海绵
”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
碳海绵
”
是一种单质
B
.
“
碳海绵
”
在常温下就可还原氧化铜
C
.
“
碳海绵
”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D
.
“
碳海绵
”
具有吸附性
12
.在
“
天宫课堂
”
第四课
“
球形蜡烛火焰
”
科学探究中,航天员用盖子盖在蜡烛火焰上使其熄灭,其灭火原理与下列灭火原理相同的
A
.釜底抽薪
B
.高压水枪灭火
C
.用沙土盖灭篝火
D
.煤气灶起火,关闭阀门
13
.
2023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
鲲龙
”
已成功首飞,制造该飞机使用了铝锂合金等多种合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高
B
.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C
.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小
D
.
合
金中的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4
.某实验兴趣小组为研究人类的呼吸作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证明空气中有
水蒸气
B
.可以证明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
.吸气时要关闭
B
,打开
A
D
.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浓度呼出气体比空气大
15
.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酒精和水
闻气味
B
分离锌粉和铜粉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C
除去
MnO
2
中混有的少量
KCl
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检验
CO
中是否含有
CO
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本大题包括
16
、
17
、
18
、
19
、
20
、
21
小题,每空
30
分)
16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符号。
(1)
2
个硫酸根离子
湖南张家界市慈利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