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15
分。
1
.
我国某历史遗迹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项桂冠。它是( )
A.
长城
B.
故宫
C.
都江堰
D.
京杭大运河
2
.
1858
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营口、烟台、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淡水、台南、汕头、琼州十处通商口岸。藉此,外国侵略势力得以( )
A.
打开中国门户
B.
渗透到南部沿海广大区域
C.
开始染指台湾
D.
波及东部沿海并深入内地
3
.
近代有人主张“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力图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
农民阶级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革命派
4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著名文章所为“时”“事”在于( )
1915
年 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1917
年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918
年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A.
呼吁维新变法
B.
阐发三民主义
C.
弘扬民主与科学
D.
宣传马克思主义
5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有关部门启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该活动循着党的活动轨迹进行采访,第一站应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南昌
6
.
在当今的节日体系中,有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大家十分熟悉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源于( )
A.
社会近代化的实践
B.
近代人民反抗斗争
C.
传统文化传承延续
D.
社会生活崇洋趋新
7
.
某次班会上,同学们讲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据此判断,这次班会的主题是(
)
A.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B.
“向雷锋同志学习”
C.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
“谁是最可爱的人”
8
.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
1953
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先后开工
1
万多个工业项目,集中在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这样安排的用意在于(
)
A.
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B.
完成“两弹一星”的研制
C.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D.
便于实施社会主义改造
9
.
习近平总书记嘱咐青年学生要多学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的交汇点是(
)
A.
1921
年
B.
1949
年
C.
1956
年
D.
1978
年
10
.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后来,在美洲最早诞生的独立主权国家是( )
A.
美国
B.
墨西哥
C.
哥伦比亚
D.
阿根廷
11
.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首次实践这一思想的是(
)
A.
第一国际
B.
巴黎公社
C.
十月革命
D.
辛亥革命
12
.
下列小说在英国和德国出版后广泛传播。这些虚构作品扎堆出现有现实背景,就是( )
1904
年《沙岸之谜》:一位英国水手挫败了德国人利用驳船入侵英国的预谋。
1906
年《
1910
入侵英伦》:德国将驳船改装为舰队,成功侵入英国。
1906
年《海星》:英国特工潜入德国,对德国的新战舰实行先发制人。
A.
欧洲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
B.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相互对立
C.
德国崛起后英德矛盾激化
D.
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广泛兴起
13
.
某班同学对如表中的事件进行分析概括,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1929
年苏联开始实施农业集体化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
年德国纳粹党上台
1933
年美国宣布实施新政
A.
主要国家寻求发展出路
B.
经济危机席卷整个世界
C.
《凡尔赛条约》被公开撕毁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4
.
李一涵列出下列大事年表。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1964
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1979
年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5
年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
2014
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A.
冷战过后的世界格局
B.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C.
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D.
两极格局笼罩的世界
15
.
中国多次表示,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下列对“联合国”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当今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
B.
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协调中心
C.
全球贸易发展的管理机构
D.
凝结反法西斯战争成果的国际组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5
分。
16
.
李宏宇近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下面是他设计的问题,你能回答吗?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客观现实,将长期存在。
——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
(1)
习总书记阐述了怎样的文明观?
文明名称
代表性成就(各举一例)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列举亚非四大文明的代表性成就说明上述文明观。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从山东曲阜
2021年山东淄博市中考历史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