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下

重庆市巴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docx

期末试卷 2025年 2024年 重庆市 格式: DOCX   18页   下载:1   时间:2025-07-01   浏览:3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重庆市巴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docx 第1页
重庆市巴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docx 第2页
剩余16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重庆市巴南区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15 分。 1 .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这种制度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种“制度”是(  ) A. 科举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分封制 D. 刺史制度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科举制度面向全体士人公开招考,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的特点。隋朝创立科举制,科举制是一种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它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官僚政治的进步, A 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与题目中“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不符,排除 B 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题目中“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不符,排除 C 项;刺史制度是西汉时期设置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与题目中“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不符,排除 D 项。 故选: A 。 本题考查科举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 . 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咦腹,腹饱而身毙。”这表明他(  ) A. 体恤百姓 B. 善于纳谏 C. 重视生产 D. 鼓励农桑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可知,唐太宗认为以民为本才是君主统治天下的根本,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表明他体恤百姓。故 A 符合题意;善于纳谏是指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或者建议,排除 B ;题干不能说明唐太宗重视生产,排除 C ;题干不能反映唐太宗鼓励农桑,排除 D 。 故选: A 。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材料表明唐太宗体恤百姓。 3 . 在封建时代,像李世民和李隆基那样主动限制皇权,发挥相权的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正是唐玄宗的放权,开元期间才出现了姚崇、宋璟、张九龄这样的千古名相,国家用人得当。以上内容体现了“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是(  ) A. 经济发展 B. 军事强盛 C. 政治清明 D. 民族交融 【答案】 C 【解析】 在封建时代,像李世民和李隆基那样主动限制皇权,发挥相权的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正是唐玄宗的放权,开元期间
重庆市巴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