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15
分。
1
.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这种制度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种“制度”是( )
A.
科举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分封制
D.
刺史制度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科举制度面向全体士人公开招考,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的特点。隋朝创立科举制,科举制是一种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它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官僚政治的进步,
A
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与题目中“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不符,排除
B
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题目中“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不符,排除
C
项;刺史制度是西汉时期设置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与题目中“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不符,排除
D
项。
故选:
A
。
本题考查科举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
.
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咦腹,腹饱而身毙。”这表明他( )
A.
体恤百姓
B.
善于纳谏
C.
重视生产
D.
鼓励农桑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可知,唐太宗认为以民为本才是君主统治天下的根本,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表明他体恤百姓。故
A
符合题意;善于纳谏是指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或者建议,排除
B
;题干不能说明唐太宗重视生产,排除
C
;题干不能反映唐太宗鼓励农桑,排除
D
。
故选:
A
。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材料表明唐太宗体恤百姓。
3
.
在封建时代,像李世民和李隆基那样主动限制皇权,发挥相权的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正是唐玄宗的放权,开元期间才出现了姚崇、宋璟、张九龄这样的千古名相,国家用人得当。以上内容体现了“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是( )
A.
经济发展
B.
军事强盛
C.
政治清明
D.
民族交融
【答案】
C
【解析】
在封建时代,像李世民和李隆基那样主动限制皇权,发挥相权的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正是唐玄宗的放权,开元期间
重庆市巴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