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
1
.
奕
䜣给咸丰的奏折中写道:
“
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前赴海淀一带,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烧毁。臣等登高瞭望,见火光至今未息,痛心惨目,所不忍言!
”
奏折中的
“
夷人
”
指的是(
)
A
.英国人和法国人
B
.美国人和法国人
C
.英国人和美国人
D
.俄国人和日本人
2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
诗中的
“
煮豆燃萁
”
是指(
)
A
.北伐失利
B
.永安建制
C
.安庆保卫战失利
D
.天京事变
3
.按照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的指导方针,办洋务必须以恪守传统制度为前提,其目的是
A
.要掀起中国早期的近代化发展历程
B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C
.广泛传播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主张
D
.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4
.我国打捞出的致远舰舷窗残骸,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甲午中日战争中的(
)
A
.平壤陷落
B
.黄海海战
C
.旅顺大屠杀
D
.威海卫战役
5
.爱国华侨谢
缵泰绘
《时局图》并题诗:
“
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
一张薄薄的图,如一声警笛,让国人警惕(
)
A
.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美国提出
“
门户开放
”
政策
D
.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6
.这次战争的对手是中国人一直看不上眼的小国日本
……
惨败的结局使光绪皇帝蒙受到难以承受的耻辱与刺激。他痛感国事危
艰
、危亡在即,
“
若不口口口口,社稷难资保守
”
。
“
口口口口
”
应是(
)
A
.禁绝鸦片
B
.实行洋务
C
.变法图强
D
.签订条约
7
.
“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
这句话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列强扩大鸦片贸易
B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
.日本割占中国台湾
D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8
.
20
世纪初期,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A
.在中国将鸦片贸易合法化
B
.给予列强领事裁判权
C
.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设厂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9
.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
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据此可知,其评论的是(
)
A
.洋务运动的影响
B
.百日维新的措施
C
.辛亥革命的影响
D
.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10
.北洋政府时期,有首民谣道:
“
军阀混战日延长,工农群众苦难当。到处兵灾和战祸,几多家破与人亡。
”
此民谣揭示了北洋军阀统治的
A
.原因
B
.经过
C
.危害
D
.实质
11
.李大钊在经,《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
“
民与君
不
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
亡
……
。
”
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
.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2
.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这些口号表明五四运动具有
A
.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B
.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迫切性
C
.发动武装起义的正义性
D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13
.手抄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
“
意义
”
一栏的标题应为(
)
A
.开天辟地
B
.星星之火
C
.生死攸关
D
.转危为安
14
.歌谣
“
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
”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武昌起义
B
.二次革命
C
.护国战争
D
.北伐战争
15
.江西民谣唱到:
“
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
”
该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古田会议
B
.井冈山会师
C
.会宁会师
D
.中共七大
16
.为迎接建党
100
周年,某校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应选择的路线是(
)
A
.瑞金
一
遵义一吴起镇一会宁
B
.瑞金一吴起镇
一
遵义一会宁
C
.井冈山
一
遵义一会宁一吴起镇
D
.井冈山一会宁
一
遵义一吴起镇
17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
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
蒋
中正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
石
”
对于材料所述事件(
)
A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B
.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
C
.标志着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的主张
D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8
.
“
莫愁湖畔跑狼犬,夫子庙前行恶魔。满地冤魂三十万,冲天怒气
怼
东
倭
。
”
诗句描绘的事件发生在
A
.南京
B
.广州
C
.延安
D
.重庆
19
.
蒋介石电文:
“
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
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
.
全民族团结抗战
B
.
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
.
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
.
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20
.有报社对某战役发表社论:
“
(
1940
年)在全国各战场
相当
沉寂的今天,华北出击胜利是有重要意义
……
提高了抗日根据地与游击战的地位
解释分析河北沧州市青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