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
2023
年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
历史
注意事项
: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
8
页,有两道大题,共
24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3.
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
共
20
小题
,
每小题
2
分
,
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
.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
.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
.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2.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
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
A
.英法联军
B
.英法美联军
C
.英法美俄联军
D
.八国联军
3.
1856
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扶清灭洋”
B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
.杨秀清的过错
D
.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4.
某学者说,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
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一个模样。该学者意在( )
A
.指出明治维新成功之道
B
.对洋务运动失败痛彻反思
C
.肯定资产阶级的重要性
D
.揭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5.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
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
B.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
准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
铁路沿线要地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
不准中国人居住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
某历史教师在上复习课前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先后做了如下设计。此教学内容设计的调整旨在
(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鸦片战争(
1840
﹣
1842
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4
﹣
1895
年)
八国联军侵华(
1900
﹣
1901
年)
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
戊戌变法(
1898
年)
调整为
鸦片战争(
1840
﹣
1842
年)
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
甲午中日战争(
1894
﹣
1895
年)
戊戌变法(
1898
年)
八国联军侵华(
1900
﹣
1901
年)
A.
更凸显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B.
更突出历史事件的偶然性
C.
更揭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
D.
更关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7.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
下面关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信息
,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成立兴中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
③发动二次革命
④在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④③
C.
②③①④
D.
①③②④
8.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其中“皇帝倒了”指的是( )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
C.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D.
开启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
9.
如表是中国
1914
﹣
1919
年各项数据变化情况,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项目
时间
数据
项目
时间
数据
农户
1914
﹣
1918
年
减少
1500
多万户
陆军
1914
﹣
1919
年
增加
92
万多人
耕地
1914
﹣
1918
年
减少
2600
多万亩
军费
1916
﹣
1918
年
增加
5000
多万元
A.
清朝的腐朽统治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D.
工农武装割据
10.
20
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 )
A.
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
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
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11.
《南湖红船赋》:“
惟斯船以居源,谱共产之贞史。曾有绝代英豪,无双国士。选址嘉禾,遂成圣地。于焉南湖烟雨,指点万里河山。”与该诗赋相吻合的是( )
A.
开天辟地
,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星火燎原
,
走上工农武装割据
C.
转危为安
,
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
独立自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2.
陈独秀说:“中
湖南郴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