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
分。
1
.
有人说,发脾气是本能,控制好情绪是本领。这告诉我们( )
A.
要调控好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B.
本领强的人情绪不会有波动
C.
发脾气是正常的,不需要管理情绪
D.
永远不发脾气的人必定是强者
2
.
“断崖是山的挫折,却产生了壮丽的瀑布”启示我们
( )
①生活难免有挫折,经历挫折不一定是坏事
②要及时调整自己,积极面对挫折
③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越多越好
④挫折只会让人消沉,阻碍前进的步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
亚洲象是云南的宝贝,云南与亚洲象相生相惜,相依相偎。为了让亚洲象幸福地生活,云南先后建立了
2
个国家级、
2
个省级和
1
个州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多年保护,亚洲象数量逐渐增加,云南成为亚洲象的幸福家园。这说明( )
A.
人类可以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B.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C.
保护亚洲象要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D.
人类是亚洲象的主宰者
4
.
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苏翊鸣说:“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人。”
17
岁的他用每个训练日七八个小时的高强度雪上训练,见证着自己的冠军之路。由此可见( )
A.
只要努力就一定事业有成
B.
要奋力拼搏追求事事完美
C.
只有练好体育才能为国争光
D.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强不息
5
.
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充盈的过程。下列做法能让生命充盈的是( )
A.
小波不想被“哥们”看不起,于是和他们一起抽烟
B.
小彤喜欢阅读,看到阅览室的书就随手拿走
C.
小明爱打篮球,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学校篮球赛
D.
小琳为了追星,逼着父母多给自己零花钱
6
.
小欣对幽默风趣、多才多艺的异性同学小宇心怀好感。面对这份美好情感,小欣应该( )
A.
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B.
封闭自我,拒绝交往
C.
大胆交往,无所顾忌
D.
顺其自然,秘密交往
7
.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呵护这份亲情。下列名言或诗句体现孝敬父母的是( )
A.
业精于勤,荒于嬉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
.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需要共建共享。但有时集体规则和个人意愿之间会发生冲突。下列行为属于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是( )
A.
为了标新立异,在学校不穿校服
B.
为了玩游戏,悄悄把手机带进学校
C.
为参加学校临时大扫除,取消朋友聚会
D.
大课间活动太辛苦,以各种理由请假
9
.
云南宣威
7
岁小女孩馨馨与罕见病
PAPA
综合征斗争
6
年的经历被媒体报道后,许多爱心人士通过书法义卖、捐款等行动汇聚爱心,共助馨馨渡难关。爱心人士的行为启示我们要( )
①服务社会,只求回报
②关爱他人,尽己所能
③珍爱生命,拒绝冷漠
④传承美德,助人为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
某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不讲诚信,为降低生产成本,购进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土坑”酸菜用于生产。
2022
年
4
月,该公司受到停产和主要责任人罚款
200
万元的处罚。这说明( )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②任何失信行为都是违法的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企业要发展就不能讲诚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将多种劳动技能纳入课程。这一举措有利于学生( )
①增强劳动意识
②提高生活技能
③解决所有的问题
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1
年
10
月
23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将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据此完成
12
~
13
题。
12
.该法的表决通过,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行使( )
A.
监督权
B.
任免权
C.
立法权
D.
决定权
13
.该法的表决通过,体现了( )
①国家重视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②家庭教育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③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④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
2021
年
10
月,在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一名游客突然违规下车,不断用语言、动作故意挑衅虎群,严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北京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法律面前不能任性而为
B.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C.
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D.
法律只约束违法犯罪人员
15
.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如图所示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6
.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表明公民的( )
A.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
住宅不受侵犯
C.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7
.
下列行为属于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小颜大学毕业后积极报名参军
②小张每月
2022年云南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