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
2023-2024
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遗传学知识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F
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假说
—
演绎法中的
“
演绎
”
内容
B.
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属于性状分离
C.
位于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
D.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答案】
B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假说
-
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
→
作出假说
→
演绎推理
→
实验验证
→
得出结论。
①
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
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
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
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
F1
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
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
得出结论:即分离定律。
【详解】
A
、
F
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假说
—
演绎法中的
“
假说
”
内容,
A
错误;
B
、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这属于性状分离现象,
B
正确;
C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均与性别相关联,位于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也与性别有关,
C
错误;
D
、受精卵细胞核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D
错误。
故选
B
。
2.
学习遗传学发展史中前人的探究过程有助于我们建立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
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萨顿用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揭示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C.
艾弗里等人利用减法原理控制变量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放射性检测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证明
DNA
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
B
【分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运用假说
——
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揭示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
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详解】
A
、萨顿运用
【生物】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