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考历史质检试卷(
3
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共
23
分。
1
.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
古代陶器精美数量众多
B.
手工业分工细致
C.
书写材料不断改进
D.
中华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2
.
如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器及线描图。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河姆渡居民( )
A.
能够制作复杂玉器
B.
学会饲养家畜
C.
以采集、狩猎为生
D.
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3
.
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
A.
秦、楚、齐、燕
B.
齐、楚、秦、燕
C.
燕、齐、楚、秦
D.
燕、齐、秦、楚
4
.
1883-1885
年,爆发了中法战争,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刘铭传率领台湾军民打退法军。此后,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采取的措施是( )
A.
开埠通商
B.
减轻赋税
C.
设置行省
D.
土地改革
5
.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豫州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南,位于九州的中心。久而久之,豫州就叫“中土”或“中州”了。这主要表明了河南在古代的( )
A.
区位优势
B.
历史沿革
C.
风土人情
D.
自然环境
6
.
某同学在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时搜集了如图两幅画。这体现了民族交融的主要特点是( )
A.
汉化为主
B.
胡汉互鉴
C.
交往频繁
D.
方式单一
7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一处距今
5300
多年的都邑遗址内,发现了由野猪牙雕刻而成的、外形酷似正在吐丝状态的家蚕以及大量的农作物。这反映了当时( )
A.
农桑文明的出现
B.
山顶洞人的存在
C.
纺织技术的成熟
D.
城市功能的完备
8
.
“在距今
4300-4000
年的陶寺遗址中,发现有宫殿建筑,贵族居住区,……陶寺墓地发现一千多座墓葬,可划分为大型墓、中型墓和小型墓三大类七八种等级。”该考古发现有助于了解( )
A.
原始农耕兴起
B.
早期国家形成
C.
世袭制开创
D.
封建王朝建立
9
.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河南就有了原始制陶业、纺织业和酿酒业。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最先在河南地区得到推广,冶铁业随之发展起来。这共同表明古代河南( )
A.
农业生产先进
B.
手工业技术高超
C.
商业繁荣鼎盛
D.
文化教育昌盛
10
.
考古学家在岭南地区的秦朝墓,如广州区庄螺岗秦墓、西村石头岗秦墓等墓中,发现了众多刻有秦纪年的秦式铜鍪、铜戈以及漆盒等随葬物品,这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考历史质检试卷(3月份)-普通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