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3月份定时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西周时期,所有国家大事,包括军事行动,周天子都要以宗主的资格,按照礼制,到宗庙向祖先请示报告,所有的命令包括作战的命令都必须在宗庙发布。西周的这些做法旨在( )
A.
表达对祖先的尊敬
B.
显示周政权的合法性
C.
巩固贵族间的团结
D.
树立天子的绝对权威
2.
如表为文献中记载的汉代皇帝的一些做法。它反映出当时经学( )
文献
记载内容
《汉书·宣帝纪》
(宣帝下诏)传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其令郡国举孝弟,有仁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
《汉书·杜周传》
(成帝在对策时说)天地之道何贵?王者之法何如?“六经”之义何上?人之行何先?取人之术何以?当世之治何务?各以经对。
《后汉书·光武帝纪》
《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汉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
A.
成为朝廷处理政事基本依据
B.
在统治者的异化宣传中趋于僵化
C.
逐渐罢黜其他思想成为正统
D.
被作为处理社会事务的法律规范
3.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玄宗下诏宣布实行“折纳”新措施。规定,关内诸州的课口把原来交纳纺织品的庸、调改为折纳粟米;河南、河北不通水运之州的课口,把原来交纳的租粟改为折纳绢布。这一规定意在
A.
降低政府税赋的征管成本
B.
抑制富商大贾的获利资源
C.
改善税赋征收单一化状况
D.
提高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
4.
宋初,川蜀山区州县“豪民多‘旁户’”,有人认为这些地区经常动乱是“豪民啸聚旁户之由”。996年8月,宋太宗下诏进行治理。所派大臣复奏说:“旁户素役属豪民,皆相承数世,一旦更以他帅领之,恐人心遂扰,因生他变。”所下诏令也随之废止。据此可知,“旁户”的存在( )
A.
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B.
导致当地的社会动荡
C.
制约了国家政令的推行
D.
松弛了封建依附关系
5.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一方面把传统的儒家经典斥之为“妖书”并禁止人民阅读,另一方面他又用儒家术语来解释他的拜上帝教教义。他的这一矛盾做法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A.
推动了中西文化融合
B.
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
C.
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
遏制了西方文化侵略
6.
19世纪末,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展了戊戌变法。20世纪初,清政府又推行“新政”。这两场改革都( )
A.
践行了“中体西用”思想
B.
促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C.
改变了清政府的国际形象
D.
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
7.
如表为1881-1915年中国机制丝与手缫丝的生产变动情况表(单位:万市担)。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当时( )
桑蚕丝
总产
机制丝
手缫丝
柞蚕丝
(手缫)
(主供出口)
%
出口
内销
合计
%
1881-1885
15.52
少量
—
7.05
8.47
15.52
—
2.17
1891-1895
19.67
2.57
13.1
7.78
9
32
17
10
86.9
3.74
1901-1905
22.96
5.73
25.0
5.25
11.98
17.23
75
0
5.28
1911-1915
26.98
7.37
27.3
5.55
14.06
19.61
72.3
7.58
A.
中国被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B.
缫丝业中手工业生产居主导地位
C.
机器生产的优势逐渐显现
D.
机制丝的技术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8.
如图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某一时期作出的重要论断。其作出这些论断是在( )
乃知凡属不重视甚至厌恶农民运动之人,他实际上即是同情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实际上即是不要打倒军阀,不要反对帝国主义
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
乡村中的农民,则一起来便碰着那土豪劣绅大地主几千年来持以压榨农民的政权,非推翻这个压榨的政权,便不能有农民的地位,这是现时中国农民运动的一个最大的特色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全面抗战时期
D.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9.
“两害相较取其轻”曾是中国某时期外交政策的原则。中国领导人根据这一原则采取的外交活动是( )
A.
参加日内瓦会议
B.
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同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D.
与日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0.
如图为古代亚述的地基浮雕中天气神和其他两个女神。女神们戴着巴比伦神像的角状头饰,而且据描述她们是被士兵们抬着的,很可能是从一个被占领的巴比伦城镇带走的。该浮雕可以用来作为证据证明古代战争在客观上( )
A.
改变艺术发展方向
B.
促进区域性统一
C.
影响人们生活习俗
D.
增进文明的交融
11.
公元前133年,罗马保民官格拉古提出土地改革法案,规定:“每户家长占有公用地不得超过500犹格(约合2000亩),如有子嗣,则长子和次子可各占250犹格……超占的土地部分需要按地价卖给国家,由国家划为30犹格的份比分给无地的农民。”这一法案的提出是基于( )
A.
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的需要
B.
解决平民土地问题的需要
C.
遏制大贵族势力的现实需要
D.
巩固罗马共和制度的需要
12.
如图为1375年至1875年间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意大利佛罗伦萨和中国北京四个城市中劳动者的收入除以生活费用所显示出的生活水准差异示意图(1=仅够生存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历史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