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
学年八
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
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的物理学家是( )
A
.
赫兹
B
.伽利略
C
.
牛顿
D
.哥白尼
2
.“惊弓之鸟”的成语故事中,大雁判断出弓弦声,是根据声音的(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3
.“阳光大课间”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校园生活。下列关于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体温
50
℃
B
.
10s
跑
400m
C
.身高
1.65cm
D
.质量约为
60kg
4
.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
.测温枪
B
.验钞机
C
.夜视仪
D
.医用“
B
超”机
5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小孔成像、放大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C
.雨后夜晚,背着月光走发亮处是陆地
D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6
.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形状
B
.密度
C
.质量
D
.体积
7
.小雪将体积为
45cm
3
的水放入冰箱中自制冰棍(
ρ
水
=
1.0
×
10
3
kg/m
3
,
ρ
冰
=
0.9
×
10
3
kg/m
3
),如图所示,则冰棍的体积为( )
A
.
40cm
3
B
.
45cm
3
C
.
50cm
3
D
.
55cm
3
8
.如图为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
,由图可知( )
A
.甲车快
B
.乙车快
C
.两车一样快
D
.无法确定
9
.如图所示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家用“无人相机”,相机内装有多种高科技传感器,底部装有镜头和声呐系统(控制“无人相机”悬停在不同的高度),机身质量只有
240g
。关于“无人相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底部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
.上升时,所拍摄的地面上景物的像变大
C
.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密度较小
D
.悬停时,声呐系统能发出和接收超声波
10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铁块、铝块、铅块依次放在甲、乙、丙三个杯子中(
ρ
铝
<
ρ
铁
<
ρ
铅
),水面恰好相平(水
不
溢出),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 )
A
.
甲杯
B
.
乙杯
C
.
丙杯
D
.一样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空
1
分,
19
题作图
2
分,
22
题
4
分,共
50
分)
11
.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在立竿见“影”和水中倒“影”中,前者是由光的
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
形成的。
12
.我国古人发明的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之一。明代《询刍录》中记载“于
鸢
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
产生的,文中声音的发声体是
。
13
.小
颖同学
看不清远处物体,说明她患有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她经常佩戴隐形眼镜矫正,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其中心厚度只有
0.05mm
,则她戴的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m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
.(
3
分)我国自“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四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
会反响。如图所示,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
热量。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时,不能直接对话,原因是
。
15
.(
4
分)“纯电动空调公交车”的投入运营,标志着公交出行步入了绿色环保新时代。
(
1
)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的。
(
2
)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让乘客知道到站信息,说明声能传递
。
(
3
)如图所示,小
丽看到
路边有一个噪声监测仪,此仪器上显示的数字反映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4
)为了更好地保证交通安全,驾驶员开车时禁止打电话、
发微信等
行为。若公交车以
36km/h
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驾驶员开车时看一眼手机需要
2s
m
的距离,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16
.(
4
分)冷空气不断来袭,北方的气温骤降。
(
1
)大雪后,万籁俱寂,蓬松的雪在
减弱噪声。
(
2
)冬季,手上涂些
护手霜可有效
预防皮肤粗糙干裂,因为护手霜中的油脂能
(选填“减慢”或“加快”)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
(
3
)冬天的清晨,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冰花”形成在窗玻璃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
17
.(
4
分)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
一
细光束,在侧壁上
A
处得到一个光点。
(
1
)向水槽中注水,水面达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光点移至
B
处
现象,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
(
2
)为使
B
处的光点移至
C
处,应使水槽中的水量
(选填“增加”
吉林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