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4
月期中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科学家利用成人的皮肤细胞培育出了微型人脑,该微型人脑达到了
9
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成人的皮肤细胞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
培育过程发生了细胞衰老,这些细胞具有细胞膜通透性下降,核变小,细胞变小等特点
C.
该微型人脑不能独立思考,是因为脑细胞中缺乏某些受体基因,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障碍
D.
培育过程发生了细胞凋亡,该现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同时也受环境影响
【答案】
D
【详解】
A
、由人类干细胞培育成
“
微型人脑
”
,未发育成完整个体,未分化成各种细胞,不能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A
错误;
B
、细胞衰老过程中核变大,
B
错误;
C
、由人类干细胞培育出
“
微型人脑
”
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
错误;
D
、细胞坏死是由某种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不正常死亡,细胞凋亡属于基因控制下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同时也受环境影响,
D
正确。
故选
D
。
2.
图甲表示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乙表示细胞增殖过程中每个细胞中核
DNA
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①
和
④
时期
B.
图甲中染色单体形成的时期是
①
,消失的时期是
④
C.
图甲中
c→c
或者
a→a
均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D.
图乙中
g
组所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
DNA
数目
=1:2:2
【答案】
A
【分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故
a→a
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详解】
A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①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机制和
④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A
正确;
B
、图甲中染色单体形成的时间是
⑤
分裂间期,消失的时期是
③
有丝分裂后期,
B
错误;
C
、图甲中
a→c
表示分裂间期,
c→a
表示分裂期,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故
a→a
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c
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
错误;
D
、图乙中
g
组细胞中核
DNA
相对含量已经加倍,可能处于分裂间期的
G₂
期、前期、中期、后期。
当细胞处于后期时,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此时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
DNA
数目
=1:0:1
【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