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上
学期
八
年级上学期
期中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从
18
世纪末开始,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表现为(
)
①
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②
导致政治腐败
③
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
中国赚取大量白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
“
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革命的任务变化了,因此,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材料中的
“
它
”
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战前,中国市场上主要以土布为主,洋货是少数人问津的
“
奢侈品
”
;战后,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说明该战争(
)
A
.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
B
.使西方的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C
.使列强攫取了在华设厂的特权
D
.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4
.
2022
年是看港回归祖国
25
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
.史学界将
1840-1949
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
“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
“
大变局
”
的含义指(
)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
B
.魏源的《海国图志》阐述了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思想
C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
D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
.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
1860
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行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
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
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8
.
1858
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下列内容中属于《天津条约》的是(
)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
C
.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南京条约》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南京为通商口岸
B
.《天津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辛丑条约》
一
清政府赔款白银二亿两
10
.
“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
.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1
.研究中国近代史所需部分史料当中最可信的是(
)
A
.陈天华的《猛回头》
B
.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
.《瓦德西拳乱笔记》
D
.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
12
.综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
鸦片战争(
1840-1842
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年)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瑷珲条约》沙俄割占中国领土
60
多万平方千米
A
.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是
A
.洪秀全
B
.关天培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14
.
“
借来上帝结联盟
.
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
”
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武昌起义
15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
不
饱暖
”
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
A
.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
.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
.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16
.某史学家说:
“
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
19
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
这里所说的
“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
”
主要是指(
)
A
.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
.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
.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17
.太
山东德州市齐河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期中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