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九年级
下学期测试卷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a-40
Fe-56
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春节文化在海外掀起
“
中国风
”
。下列习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贴春联
B
.放鞭炮
C
.包饺子
D
.挂灯笼
2
.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
A
.
N
2
B
.
O
2
C
.
CO
D
.
CO
2
3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气体
X
与
H
2
O
转化为葡萄糖与
O
2
,气体
X
是
A
.
N
2
B
.
Ar
C
.
CO
2
D
.
SO
2
4
.用手触摸生活中的碱性溶液时常有滑腻感。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A
.食盐水
B
.肥皂水
C
.蔗糖溶液
D
.食醋
5
.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体积
D
.相对原子质量
6
.关于某可再生能源的描述如下:该能源储量巨大,但阴雨天等因素会影响其使用。如图为该能源在生活中的运用。该能源是
A
.地热能
B
.太阳能
C
.水能
D
.化石燃料
7
.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
B
.
C
.
D
.
8
.
Y
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Y
的化学式为
A
.
CH
4
O
B
.
C
2
H
4
C
.
C
3
H
8
D
.
C
2
H
6
O
9
.化学肥料中通常含有
N
、
P
、
K
等元素。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
KH
2
PO
4
B
.
K
2
SO
4
C
.
NH
4
HCO
3
D
.
CO
(
NH
2
)
2
10
.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
,
属于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11
.
下列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
1×101 kPa
、
20 ℃
B
.
2×101 kPa
、
10 ℃
C
.
2×101 kPa
、
20 ℃
D
.
1×101 kPa
、
10 ℃
12
.在实验室中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
CO
和
O
2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除去粗盐中的
CaCl
2
将粗盐用足量水溶解,过滤
C
测定溶液的
pH
将湿润的
pH
试纸浸入溶液中,取出,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制备
O
2
向装有少量
MnO
2
的锥形瓶中慢慢加入稀
H
2
O
2
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13
.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剂
B
.铝有导热性,可用于制电线
C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润滑剂
D
.盐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14
.用火龙果皮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
溶液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
A
.研磨果皮
B
.浸取色素
C
.取用纯碱溶液
D
.滴入自制指示剂
A
.
A
B
.
B
C
.
C
D
.
D
15
.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或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烧碱:
NaOH
具有可燃性
B
.食盐:
NaCl
可用作食品调味剂
C
.水银:汞(
Hg
)是液态的银(
Ag
)
D
.干冰:干净无杂质的冰
16
.
KNO
3
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KNO
3
的溶解度比
NaCl
大
B
.将室温下
KNO
3
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仍饱和
C
.
KNO
3
和
NaCl
均属于难溶物质
D
.除去
KNO
3
中少量
NaCl
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
17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不正确
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将
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
100mL
分子之间有空隙
B
向锌粒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
金属均能与酸反应产生
H
2
C
将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有明显划痕
合金的硬度往往比其成分金属大
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氧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
A
.
A
B
.
B
C
.
C
D
.
D
18
.
Ca
(
OH
)
2
与
H
2
O
2
溶液反应可制备
CaO
2
。反应过程包括:
步骤
—
:
,其中
O
代表氧原子;
步骤二:主要发生
,少量发生
。
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
.为增大反应混合物中
Ca
(
OH
)
2
的含量,应使用石灰乳而非石灰水
B
.生成
CaO
2
的总反应为
C
.增加
Ca
(
OH
)
2
的用量,可以消耗更多
O
,减少
O
2
的生成
D
.制备时反应每生成
72gCaO
2
,同时生成
32gO
2
19
.
O
2
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
O
3
,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总数
B
.分子种类
C
.元素种类
D
.物质的总质量
20
.有机物
DMF
是一种水污染物,在疏松多孔
的催化下,
先将其转化为小分子化合物,最终降解为
而去除。制备
时,将
过臭氧发生器,
部分转化为
,得到
与
的混合气体。为研究
和
对
DMF
的去除效果,取四份
DMF
溶液,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分别进行四个实验:
①
向溶液中通入
与
的混合气体并加入
;
②
向溶液中通入
与
的混合气体;
③
向溶液中加入
;
④
向溶液中通入
并加入
。
实验进行
20min
时,测得实验
①
、
②
溶液中
DMF
的含量几乎为
0
,实验
③
、
④
溶液中
DMF
的含量略有下降。同时测得四个实验中碳元素的去除率
a
。
(
)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
.
可能对
DMF
有微弱的吸附作用
B
.实验条件下,
不能有效降解
DMF
C
.实验
①
和
②
进行
20min
时,
DMF
部分转化为
逸出
D
.实验
④
是
解释分析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测试卷(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