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
测试(三)历史试题(
B
卷)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班固在《汉书
·
魏相丙吉传》中写道:
“
古之制名,必象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
”
这反映了当时(
)
A.
官僚体系实现权力制衡
B.
君臣协同理政的理念
C.
相权扩大限制君主专制
D.
政治制度突破性变革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班固引用古代以
“
元首
”
喻君、
“
股肱
”
喻臣的典故,强调君臣
“
一体相待而成
”
,这体现了汉代对君臣协作治国理念的继承,材料中的
“
明其一体,相待而成
”
明确表达了君臣如同身体与四肢般紧密配合、共同理政的思想,符合汉代儒学强调的
“
君明臣贤
”
政治伦理,
B
项正确;汉代官僚体系以加强中央集权为核心,未形成权力制衡机制,且材料未提及分权制衡内容,排除
A
项;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东汉时尚书台权力上升,相权并未扩大,材料也未涉及限制君权的信息,排除
C
项;班固所言
“
古之制名
”
表明其推崇传统君臣关系理念,而非政治制度的突破性变革,汉代官制仍属秦制延续,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如表为近代普鲁士选官制度的演变。由此可知,普鲁士选官制度(
)
1723
年
实行见习生制度,选拔无经验、出身好与实用知识人才,重点选拔贵族
1770
年
引入考试制度,设
“
国家最高考试委员会
”
,大学学历为必要条件和资格
1795
年
《普鲁士法》明确公职资历和考试要求,大学学历成为晋级职位门槛
1845
年
《高级行政职务任职法》完善考试制度,面向所有高级文职官员
A.
门第出身影响深远
B.
借鉴中国科举制度
C.
实践导向贯穿始终
D.
逐步强化法律保障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普鲁士法》和《高级行政职务任职法》的颁布可知,通过法律手段对选官进行相应规定,体现了普鲁士选官制度逐步强化法律保障,
D
项正确;据材料
“
大学学历成为晋级职位门槛
”
可
(历史试题试卷)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试题(B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