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下
学期八
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为
7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
“
姓名
”
、
“
考号
”
、
“
考场
”
、
“
座位号
”
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
“
条形码
”
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
的答聚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
、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
-16
H-1
N-14
K-39
Cl-35.5
一、选择题
(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题
-5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
1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事实不属于化学知识应用的重要作用的是
A
.
生产农药和化肥
B
.
合成药物抑制细菌病毒
C
.
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D
.
转基因技术应用
2
.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可能会影响化学实验的结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向试管中加入液体
B
.
用胶头滴管吸液体
C
.
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
D
.
量取液体体积
3
.
“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
”
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实验不是基于保护实验者健康角度的注意事项是
A
.
镁条燃烧垫
陶土网
B
.
试管口
不
对着自己或他人
C
.
硫燃烧时集气瓶内留水
D
.
瓶口
扇动
闻气体
4
.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
检验氢气的纯度
B
.
氧化汞受热分解
C
.
活性炭净化水
D
.
黑色氧化铜通氢气加热变紫红
5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
水用于农业园林灌溉
B
.
浓氨水用于分子运动探究
C
.
液氧用作燃料
D
.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6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过滤降低水的硬度
B
.生活中垃圾分类投放不同垃圾箱
C
.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
D
.纯净
物组成
固定,只有一个化学式
7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物质的应用
表达式
反应类型
A
电解水
分解反应
B
用镁做照明弹
氧化反应
C
汞与氧气
反应
化合反应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8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不足
1%
B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氮气和氧气共占
99%
,稀有气体占
1%
C
.海洋蕴藏丰富的化学资源,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物质有
80
多种
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9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些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B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
D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且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10
.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分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
D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11
.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
①②
两种粒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
.
③④
两种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C
.
③
所示的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D
.
②④
是具有稳定结构的
原子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软水和硬水
取适量的水样分别滴加适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
B
人呼出气体和空气
集气瓶取样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
大理石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取适量样品分别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冒气泡
D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颜色
A
.
A
B
.
B
C
.
C
D
.
D
13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生成氧气的图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4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
少量
)
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H
2
O
臭味物质
明矾
过滤
B
KCl
KClO
3
少量的
MnO
2
加热
C
CO
2
O
2
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洗气
D
FeSO
4
溶液
CuSO
4
足量的铁粉
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5
.某密闭容器内有
X
、
Y
、
Z
、
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g
32
51
未测
6
反应后质量
/g
60
17
11
12
A
.反应中
X
与
W
的质量变化之比是
60
:
12
B
.该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
C
.物质
Z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物质
Y
一定是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
(16
题
-23
题,共
40
分
)
16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化学用语
①5
个氦原子
。
②
氢氧化钙
。
(2)
指出下列符号中
“2”
的含义:
①Mg
2+
。
②
。
(3)
化学式
H
2
O
的一个意义
试卷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华山乡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