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
从算式到方程
(单元教学设计)
一
、
【单元目标】
通过给出两个情境引入,引出方程和等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如何列方程,并掌握方程的概念,同时利用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
1
)
通过行程问题和跷跷板问题,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的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概念,更加形象生动,丰富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对概念的具体把握,同时形成记忆;
(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加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类比推理素养;
(
3
)通过典型例题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做题技巧,训练做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
4
)在师生共同思考与合作下,学生通过概括与抽象、类比的方法,体会了归因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并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
5
)
通过观察图片,提高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1
.
方程的定义
2
.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
元
)
,
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
一次方程.
3
.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①
设未知数
(
用字母
)
②
找等量关系
(
表示出相关的量
)
③
列出方程
4
.
等式的性质
1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即如果
a
=
b
,那么
a
±
c
=
b
±
c
.
5
.
等式的性质
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结果仍是等式
.
即如果
a=b
,那么
ac=
bc
;如果
a=b
(
c
≠
0
),那么
.
6
.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
【学情分析】
1
.认知基础
本节内容是方程这一版本知识点的基础,也是我们学好方程相关知识的关键;等式的性质
1
、
2
是这一章内容用来解方程的关键,掌握等式的性质有助于帮助我们解方程;本节内容并不难,关键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有相关的知识框架;
2.
认知障碍
方程的概念主要会考查一种含参的题型,这时候注意要按照题目的要求,列出相关的式子并计算即可;等式的性质
1
、
2
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有些学生在运用时会出现遗忘,或者无从下手的情况;
四、【教学设计思路
/
过程】
课时安排:
约
2
课时
教学重点:
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辨别;方程的解,等式
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
设出未知数
,
列出方程
;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
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