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
2025
届高三三模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
2
》)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截至
2
月
9
日
12
时,票房超过
75
亿元、成为全球单一市场首部票房超过
10
亿美元的电影。这发生在中国电影诞生
120
周年、世界电影诞生
130
周年的时间节点,极大提振了业界信心,彰显出电影艺术迭代的生命力,增强着国人的文化自信。春节假日里
“
众人争说《哪吒
2
》
”
的情形,不仅表明它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还意味着它应当被纳入研究视野,通过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为中国电影创作和新大众文艺发展带来更多启发。
《哪吒
2
》标志着中国动画学派的全新阶段正在到来。上个世纪,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一系列经典作品为代表,中国动画学派为国人所热爱,也为世界所瞩目。但当时的创作与生产模式,无法适应当代电影产业发展的速度,无法满足当代电影观众的需求,辉煌之后遭遇瓶颈。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电影业改革的深化,也得益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市场的繁荣和电影人才的积累,中国动漫产业获得了新的资源和力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批热爱动画的年轻电影人和新型电影企业崭露头角,数量庞大的中国动漫观众热烈响应。
《哪吒
2
》让我们意识到,中华文化拥有无比悠久、丰富、厚重的思想资源。影片中,从三星堆文明获得灵感的结界兽、硕大无比的天元鼎、石矶娘娘案上的铜镜纹饰,带观众回到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那是如火烈烈、饕餮狞厉而同时又原始、天真、拙朴的人类童年。剧情里,混元珠一分为二,魔丸、灵珠各自成长,引发一系列故事,这一基本设定与《庄子》中浑沌被人为凿开七窍而死的寓言一脉相承。影片中仙魔两界的战斗场面,则延续了
1979
年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的觉醒主题。
《哪吒
2
》剧情线索多头绪、造型设计美丑混杂、角色塑造亦庄亦谐,看似有些杂乱,实则映射着元杂剧和明清通俗小说影子。电影接续了百姓喜闻乐见的世俗审美,并将其融汇创新,锤炼又再造。这本身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故事之一。
《哪吒
2
》让我们注意到,中国新力量电影人的成长,已进入新的文化生态发育阶段。新一代文艺工作者的长处,一方面在于他们对中国现实、社会和人生有深刻体验和理解,并最终转化成新的艺术语言。许多年轻观众在《哪吒
2
》里发现自己的影子,他们把太乙真
(语文试题试卷)陕西省榆林市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