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三试卷 初三化学上

《溶解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人教版 2023年 2022年 格式: DOCX   7页   下载:0   时间:2025-04-02   浏览: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溶解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第1页
剩余6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课题 1 溶解度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 教版九年级 化学下第九单元《溶液》之课题 2 ,属于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下的《水与常见的溶液》。固体溶解度是贯穿溶液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使学生对溶液从定性认识转向定量认识,并为结合数据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结晶方法的选择等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支撑,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用定量数据指导定性实验的观念。 通过本单元课题 1 的学习,学生对溶液及其组成、基本特征有了初步认识,通过课题 2 第一课时的学习 , 学生能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并初步了解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定量研究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限度,提出了固体溶解度概念,并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顺应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意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思维活跃,课外知识较为丰富,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乐于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喜欢将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生活实际相联系,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课题 1 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明确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学生也具备了绘制溶解度曲线所需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曲线的数学知识。目前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但还需要巩固和提高,特别是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 两 课时:课时 1 饱和溶液 课 时 2 溶解度 课时 2 溶解度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2 .了解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能通过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能利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 2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三 、教学过程 【问题与讨论】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实验过程中,室温下, 10g 氯化钠或硝酸钾放入 20mL 水中,都有固体剩余,那两者剩余的固体量一样吗? 【图片展示】 “溶解之王”争霸赛 【实验探究】 氯化钠与硝酸钾相比谁的溶解能力更强呢? 【问题】该如何设计? 【讲解】 判断两种固体物质溶解的多少时,需要限定的条件: 1 .物质在水中溶解
《溶解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