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福建省南平三中八年级
上学期
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2
分)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我们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说明( )
A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
B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
.(
2
分)
2023
年
9
月
21
日,“天宫课堂”
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三位宇航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 )
A
.亲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血缘关系
D
.业缘关系
3
.(
2
分)
2023
年
10
月,南平三中组织八年级学生到王台开展研学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参观八角楼革命教育基地、溪后丰产林、科特派基地,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 )
①
参与实践锻炼,体验社会生活
②
从事理论研究,培养科学精神
③
形成价值观念,培养批判精神
④
培养团队意识,塑造健康人格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
.(
2
分)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
ChatGPT
,不仅能流畅地与用户对话,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为商业和民生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暴露出存在技术漏洞、虚假错误信息、学术欺诈和剽窃、跨境数据泄露、网络
AI
诈骗、被黑客们用于策划网络攻击等风险。这说明( )
A
.网络超越时空限制
B
.个人隐私慎重保密
C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
.远离网络防止侵害
5
.(
2
分)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下列同学的行为能体现良好媒介素养的是( )
A
.小华看到微信上好友向他借款,立刻就把钱转给他
B
.小龙为提高抖音点击率,经常杜撰耸人听闻的消息
C
.小秦每天观看某网游直播,还经常给主播打赏红包
D
.小林注重“信息节食”,很少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6
.(
2
分)年轻人怀揣快速致富的梦想出国淘金,却被迫沦为电信网络诈骗链条上的“螺丝钉”。电影《孤注一掷》在全国上映后,引发社会热议。这部电影揭示了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的新趋势——诈骗集团正将目光瞄准年轻人。为避免上当受骗,我们应该( )
①
自觉远离网络生活,对互联网和手机说“不”
②
抵制不良诱惑,树立正确
的财富观和职业观
③
学会分辨网络信息,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④
充分利用网络对经济的助力作用,快速发家致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7
.(
2
分)
2023
年
9
月
25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强调:对网络暴力的恶意发起者、组织者、推波助澜者以及屡教不改者要予以重点打击;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完善网络暴力防护功能,提供一键关闭陌生人私信、评论、转发和消息提醒等设置。指导意见的发布有利于( )
①
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网暴违法犯罪行
为
②
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③
彻底杜绝网络暴力行为,保护公民隐私
④
增强法治意识,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8
.(
2
分)为了提高广大球迷的观球体验,中国移动为本届世界杯打造“元宇宙”,通过“内容
+
科技
+
融合创新”的方式,为观众带来“
5G+
全体育”全场景沉浸式观赛体验,引爆全民足球热情。这表明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式是( )
A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B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9
.(
2
分)直播泡茶、纳鞋底、鉴宝,北京老字号的大师们在镜头前一亮相,就成为带货能
力可观的“网红主播”。如今,北京很多老字号开网店、做直播、运营粉丝社群,加速数字化转型。如果给这段新闻拟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
.老字号数字化转型,赢回年轻消费者
B
.经济快速发展,全靠直播带货促销量
C
.老字号历史悠久,国有经济大放异彩
D
.网络助力经济发展,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10
.(
2
分)图中的做法体现( )
①
互联网丰富了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形式
②
互联网方便了公民表达真实民意
③
互联网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
互联网是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最好渠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1
.(
2
分)
2022
年
8
月
10
日,某市一名
58
岁男子明知动车全线禁烟,但仍抱有侥幸心理躲在卫生间内吸烟,引发烟雾报警系统报警,造成列车降速。目前,这名男子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并被列入铁路失信人员名单,
180
天内限乘火车。从该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
.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
.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C
.自觉遵守规则,不断改进规则
D
.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12
.(
2
分)在学校,我
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
A
.遵守社会规则
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