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语文下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期末试卷 2025年 格式: DOCX   29页   下载:1   时间:2025-06-27   浏览:47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第1页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第2页
剩余2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32 分。 晨晨在学习过《红楼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促织》《祝福》之后,对小说这一文体有了更为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学习小说艺术,老师给了他一篇专业论文的节选(材料一)。请跟随他进行阅读并完成后面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一篇或一部小说思想艺术上的高低、得失,其衡量的标准、尺度,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如表现现实、历史的广度、深度;故事情节是否独特、引人;揭示社会人生问题的深浅、新旧,还有一条是:有没有创造出鲜活、独特、纯熟的人物形象。这最后一条,既是衡量小说的尺度,更是小说的一个准则。一部小说,不可能达到所有的艺术标准,符合几条也可以成为优秀作品,但对人物形象的要求却是不变的、必须的。当然,这是对纯小说或高雅小说的一种“苛求”,对通俗小说、类型小说则可另作别论。 ②新时期以来四十多年的小说发展,探索突进,沉浮起伏,是最有建树和实力的一种文体。创作产量,作家阵容,文学积累,今天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小说的内容、思想和艺术上,亦有不断的拓展和提升。但在小说文体的内在构成中,人物形象却成为一个凸显的难点、盲点、弱点。这一问题 1990 年代就已出现,但迄今未能“突围”与解决。我们在林林总总的小说文本中,很难看到那种突出而有力的人物形象,看到的往往是影子、碎片、木偶似的人物形象。小说越来越向故事倾斜,出现某种通俗化倾向;小说的思想内涵受到削弱,那种形而上的思想被排斥;小说的审美境界遭遇冲击,失去了让人想象、创造的艺术空间。 ③在小说的“人物、故事、环境”三大元素中,“人物”是第一要素、决定性要素。这是小说与故事的首要区别,是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根本分野。小说的人物中心论与“文学是人学”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文学是人学的内涵,指的是文学展示的是人的生存与实践,表现的是人的言行与精神,研究的是人的现实与历史乃至未来。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概莫能外。钱谷融在《论“文学是人学”》中指出:“我们说过,在文学领域内,一切都决定于怎样描写人,怎样对待人,真正的艺术家决不把他的人物当做工具,当傀儡,而是把他当成一个和他自己一样的有着一定的思想感情、有着独立个性的人来看待的。”这里他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中心目的,是人的真理,是人与时代、社会和阶级(阶层)的关系。时间已然过去六十多年,但这些论述历久弥新。 ④在 1990 年代之后的文学发展中,小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