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详解分析河南鹤壁市浚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4年 2023年 河南省 鹤壁市 格式: DOCX   15页   下载:7686   时间:2024-02-26   浏览:881135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河南鹤壁市浚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详解分析河南鹤壁市浚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14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这场战争期间虽出现像琦善这类的贪生怕死之徒,但是更不乏像关天培和陈化成这样的民族英雄。关于 “ 这场战争 ” ,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C .英国以 “ 亚罗号事件 ” 为借口发动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 据此判断,英国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 B .广东水师搜查商船 “ 亚罗号 ”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3 .如图所示是齐松同学学习完《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一课后的学习笔记,笔记中符合史实的是(     )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萌芽 根本目的: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护清朝统治 历史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结束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A .时代背景 B .根本目的 C .历史地位 D .结束标志 4 .很多诗词中有浓缩的历史。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②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③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④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①③②④ D . ④②③① 5 .八年级( 1 )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收集了 “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连环画 ”“ 《左宗棠收复新疆》油画 ” 组图,据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西方列强的侵略 B .中国人民的抗争 C .近代化的探索 D .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 6 .小钱币反映出大历史。如图是民国时、由东三省官银号发行的奉票。图中有 “ 中华民国十三年制 ” 等字样据此判断、该奉票发行时间换算为公元纪年应是(     ) A . 1922 年 B . 1923 年 C . 1924 年 D . 1905 年 7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 A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实现了国家的富强民主 8 . “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 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9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词语是 A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B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 .光明前途良好开端 D .高举旗帜发展壮大 10 .军校创办历时 6 年,共招收 7 期学生,毕业 8783 人,致力于培养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组成以军校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重新创造革命事业。材料中的 “ 军校 ” 创办于(     ) A .戊戌变法时期 B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C .土地革命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11 .下列关于井冈山会师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C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D .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2 .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 “ 满洲事变 ” 是这样策划的》 中写道: “ 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 …… 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 ……” 他记载的事件(     ) A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B .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 .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3 .我国历史学者马振犊在评价七七事变时说: “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大地出现了全国性的、不分党派、不分民族、不分地域性质的对日侵略抵抗,无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策略都全面抗战化。 ” 据此可知,七七事变(     ) A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B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标志日本局部侵华战争开始 D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4 . 1942 年 1 月英国的《泰晤士报》评论到, 1941 年 12 月 7 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大捷。此评论指的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淞沪会战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豫湘桂战役 15 .中国共产党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土地政策,在全面抗战时期采取的土地政策是(      ) A .打土豪,分田地 B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 .耕者有其田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毛泽东说: “ 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 ” , “ 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 ” 他在闭幕词中向全党发出了鼓舞人心的号召: “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
解释分析河南鹤壁市浚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