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考模拟 语文试卷

2025届河南省漯河市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卷.docx

2025年 河南省 格式: DOCX   27页   下载:1   时间:2025-06-24   浏览:4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5届河南省漯河市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卷.docx 第1页
2025届河南省漯河市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卷.docx 第2页
剩余25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5 届河南省漯河市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乡村。”这表明“三农问题”至今还没有根本解决,城乡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推动乡村振兴仍然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我国学界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最大难题是乡村发展。近现代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便将目光转向如何改变乡村落后面貌。原金陵大学农村社会学家乔启明提出转移农业劳动力、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率等解决办法,是当时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见解。这种观点是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视角来考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不同,也有学者更加关注从乡村组织的视角来思考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梁漱溟认为,要根本改造乡村,其途径就是建立新的乡村组织。费孝通也很早就认识到,苏南乡村要走出人多地少的困境,就要走乡村工业化的路子,就有一个与乡村社会组织相互适应的问题。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对培育乡村内生动力持不同看法,认为中国乡村发展必须有外力的推动,吴景超认为,由于农村人口太多,发展的内生动力太弱,所以必须转移农业劳动力,发展工业救济农业,发展都市救济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发展和振兴已经探索了多种路径。由农村“大包干”改革形成的制度化成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初期推动农村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从事非农产业,推动了乡村工业的发展。这一阶段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体现为乡村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收益以及由此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从 1984 年开始,国家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从此拉开了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经商的序幕。在这个阶段,农民工进城所形成的大规模劳动力转移不仅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成为推动农村自身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近 20 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2022 年我国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流转和实行规模化经营后,农业产出大大提高了。当前,随着乡村交通的便利化以及互联网对乡村的覆盖,城乡、产业融合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我国乡村发展和振兴的主流趋势,这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回望这个过程,是一个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
2025届河南省漯河市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卷.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