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
E
(部编版)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卷)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
60
分,时间
60
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
.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
.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出当时
(
)
A
.
白银大量外流
B
.
人民体质下降
C
.
政府吏治腐败
D
.
军队军纪涣散
2
.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已经结合在一起,成为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这说明太平天国
(
)
A
.
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的打压
B
.
肩负反帝反封建双重使命
C
.
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
.
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3
.
“《马关条约》的签订,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民族觉醒。”由此次“觉醒”而直接触发的“公车上书”
(
)
A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
.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
.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4
.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赔款,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一纸条约,等于一张卖身契。中国人民从此陷入了无休止的还债深渊。”这纸“条约”是
(
)
A
.
《天津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望厦条约》
D
.
《辛丑条约》
5
.
历史学家金冲及评价辛亥革命时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去想以前不敢想的问题,发表以前不敢说
的主张。这旨在强调辛亥革命
(
)
A
.
促使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
B
.
促进近代生活习俗的变迁
C
.
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D
.
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6
.
1926
年,湖南省农民协会的会员达到
107
万人,到
1927
年
1
月,会员增加到了
200
万人。湖北省农民协会会员在
1926
年
7
月是
3
万多人,到同年
11
月就增加到了
20
万人左右。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
北洋军阀压制
B
.
七七事变爆发
C
.
北伐胜利进军
D
.
红军战略转移
7
.
“
八一勋章”(见右图)是经全国人大批准,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
1927
年
8
月
1
日
-1937
年
7
月
6
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将领的勋章。下列人员中最有可能获此勋章的是
(
)
A
.
指挥广州起义的领导人黄兴
B
.
枣宜会战中牺牲的张自忠上将
C
.
接受解放军和平改编的傅作义
D
.
领导革命军发动南昌起义的贺龙
8
.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并提出要“打倒国民党”。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中共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
国际形势的缓和
B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
.
红军实力的壮大
D
.
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
9
.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盟军在对日作战中接连失利,士气低落。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来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会战胜利的消息;一时英美各国精神为之一振。这里的胜利来自于
(
)
A
.
台儿庄战役
B
.
淞沪会战
C
.
平型关大捷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10
.
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的史实是
(
)
A
.
解放南京
B
.
三大战役的胜利
C
.
转战陕北
D
.
挺进大别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11
.
_
_____________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_
_____________
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2
.
1912
年
1
月
1
日,
_
_____________
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28
年底,张作霖的儿子
_
_____________
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3
.
1936
年
_
_____________
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1945
年的
_
_____________
(事件)与
1946
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14
.
1938
年
6
月开始的
_
_____________
历时
4
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940
年
8
月至次年
1
月,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
100
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战役,史称“
_
_____________
”。
15
.
鲁迅的《
_
_____________
》,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
陕西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