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届四川省巴中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满分
100
分
75
分钟完卷)
一、单选题(共
48
分)
1.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
8
万平方米;还发现了大量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良渚地区(
)
A.
已实现授田和土地私有
B.
存在明显阶级分化特征
C.
农业呈现精耕细作特征
D.
具备了国家的初步形态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良渚古域周边修建大规模水利系统和存在众多宽大田埂。这些水利系统和田埂需要国家政权的支持。因此表明当时该地区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土地私有的情况,且授田制与土地私有主要存在于商周以后的阶级社会,排除
A
项;题干仅提及农业生产设施,未直接涉及墓葬等级、权力象征等阶级分化的证据,排除
B
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技术,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汉武帝时期将以前郡国每年对皇帝贡献的土产,不再直运京师,专门设官运去行市最高的地方售卖,得钱归公,这叫做
“
均输
”
。在长安设了一所可以叫做
“
国立贸易局
”
的机构,网罗天下货物,
“
贱则买,贵则卖
”
,这叫做
“
平准
”
。这一政策的实行(
)
A.
导致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B.
提高广大商人政治地位
C.
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断绝了私商的贸易往来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政府的均输官在各地统一低价征购货物,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这使得政府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打击了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的行为,
C
项正确;均输平准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排除
A
项;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打击了商人,排除
B
项;
“
断绝了私商的贸易往来
”
表述绝对,不符合史
实,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下表为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
“
受田
”
的统计。这可以用来说明(
)
年代
户数
永业田(亩)
口分田(亩)
应受
已受
未受
应受
已受
未受
天宝元年(
742
年)
43
1180
1075
105
4820
757
4063
大历四年(
769
年)
18
540
449
1
1790
541
1249
A.
赋役制度有待调整
B.
唐王朝的制度严苛
C.
两税法的影响深远
D.
土地制度沿袭前朝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从户籍资料
“
受田
”
统计来看,实际受田数与应受田数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所学知识,在均田制下,受田情况影响百姓赋税和徭役承担,实际受田不足却仍按原制度标
【历史】2025届四川省巴中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