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二试卷 高二语文下

江苏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含参考答案)

月考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3年 2022年 江苏省 南通市 格式: DOCX   10页   下载:5385   时间:2024-02-17   浏览:52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江苏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含参考答案) 第1页
江苏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9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2 — 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 ( 一 )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 ( 35分 ) ( 一 ) 现代文阅读I ( 本题共5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5题。 材料一: 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术语来说,便是天、地、人之 “ 三位一体 ” 。在中国,天地可合称为天,人与天地合一,便是所谓 “ 天人合一 ” 。 中国的社会风俗里面也有 “ 三位一体 ” 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时令,有二十四个节气,但同时有人造的节日。中国人把此二项混合看待,不加区别,如清明、冬至是自然节,端午、中秋、重阳是人造节。中国人在节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话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亲密配合,社会礼俗随着天时节气而多彩多姿。这亦是一种天人相应,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变化中而与之呼应。这就是那人文参加进自然里面而演化成为一体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娱乐,极富礼乐意义,极富艺术性,亦极富传统性,极富有关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启示性与教育性。但到最近,国人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中国社会并非一耶教社会,中国文化亦非 一 耶教文化,而中国人追步西方,来过耶诞节日。这里面自不免夹杂着许多无情无理之盲目效翠。 再讲中国的艺术,一幅山水画,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一种结构。一幅画上定有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那都是天。一座山、 一 溪水、一栋房子、一座亭榭,那都是地。中间画着 一 渔翁或是赶着骡子做生意的,或是读书弹琴的,或是倚着一杖在那里看天看地的,这都是人。这是画中之主。天有气象,地有境界,人有风格。在此气象境界之中有此风格,配合起来,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 “ 气象 ”“ 境界 ” 与 “ 风格 ” 之三者合一。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画梅、兰、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 “ 四君子 ” 。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 “ 情 ” 。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情。再来讲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究竟人类理想最后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 ? 耶稣教说,世界末日到来,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狱,上帝不能天天老在爱着这世界。佛教讲最后的清静寂灭,一个无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脱了轮回众生界。中国人则只讲 “ 世界大同 ”“ 天下太平 ”, 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上。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 “ 性本善 ” 三字,即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中国古人说,人性禀赋自天,人人可以善, “ 人皆可以为舜尧 ”, 每一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说大家有饭吃,大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远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还要有更高的 “ 文化融和 ”, 还要 “ 天、地、人三位一体 ”, 那才能真到达大同太平的境界。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 (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 ) 材料二: 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 ( 心灵 ) 、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些矛盾,冲突日趋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 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中华文化的 “ 天人合一 ”, 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 “ 忠恕之道 ” 秉承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 “ 和而不同 ” 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 群己合一 ” 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体现 “ 中国 ” 的方案 ? 就是用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既合乎中国的具体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和而不同 ”, 不仅是人类处理相互关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 (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 1 .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 . 清明节民俗包括踏青赏春、祭拜祖先等,故其虽属自然节气,也蕴含着人文
江苏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