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北大培文学校等
8
校联考
2023-2024
学年九年级
12
月月考
道德与法治试题
时间:
90
分钟分值:
100
.分
第
I
卷(单项选择题及判断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把所选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下列诗句能够充分体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的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C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D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
.据有关专家评估预测,
2050
年以前,中国内地将有
13
个省市率先实现现代化,其中,上海、北京遥遥领先,但是贵州、西藏等地区可能要到
2060
年和
2080
年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对此,同学们持不同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
小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挑战,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②
小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
③
小李:只要共享发展成果,平均分配发展成果,就能实现现代化
④
小王: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
.华为在卫星通信领域再次突破,
Mate60Pro
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容拨打、接听卫星电话。
Mate60Pro
配备了华为自主投入研发的海思麒麟
9000s
芯片,在技术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表明(
)
①
我国科技已经领先全球
②
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③
华为持续突破技术壁垒
④
华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上述成就的取得(
)
①
表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②
是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显著标志
③
得益于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
说明国家用改革之手激发创新活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5
.
2023
年
4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在立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汇集民智。以下关于《黄河保护法》形成的路径合理的是
(
)
①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黄河保护法》
②
公民针对《黄河保护法(草案)》提出意见、建议
③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开《黄河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
④
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修改完善《黄河保护法(草案)》
A
.
②→④→③→①
B
.
②→④→①→③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③→②→①
6
.梳理概念关系是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下列图
示关于概念间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7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治国理政之理,下列
“
名言俗语
”
所蕴含的道理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对应正确的是(
)
①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
科学立法
②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
严格执法
③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
公正司法
④
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
——
全民守法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③④
8
.
2023
年
9
.月,外地游客李先生自驾来北京,因为路况不熟将车停在禁停区,隔天收到违停警告,标注为
“
首违警告,零分零元
”
。李先生感动之余,也查阅了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李先生承认自己的违停行为,并为这一人性化举措点赞。
“
首违不罚
”
体现了政府(
)
A
.依法行政,彰显柔性执法温度
B
.依法执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C
.公正司法,维护社会有序运行
D
.规范执法,轻微违法无需担责
9
.
2023
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
6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
新时代要弘扬雷锋精神是因为雷锋精神(
)
A
.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无穷的力量
B
.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C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
.是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10
.新疆紧紧围绕党中央确定的治疆方略;以
“
民族团结一家亲
”
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共有
100
多万干部职工与
140
多万户各族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办好事实事
227
万多件,惠及各族群众
456
万多户。这有助于(
)
①
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
凝聚各族人民共识,消除民族文化差异
③
增强民族凝聚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
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
解释分析山东聊城市北大培文学校等8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