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试题卷历史
一、选择题(
25
小题,
共
25
分。
)
1
.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
罚
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
“
晚清
”
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
“
被拾走的果子
”
最有可能指的是(
)
A
.大肆洗劫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B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和巨额的赔款
C
.承认《天津条约》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D
.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
.
“
在千钧一发之际,年近
70
岁的老将持矛大呼,跃出战壕,扑向法军
”
,这一英勇的场景应发生于(
)
A
.吴淞战役
B
.黄海海战
C
.威海卫战役
D
.镇南关大捷
3
.图
1
、图
2
是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图
1
图
2
A
.中国经济由商品输出转为商品输入
B
.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C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入
4
.
1851
至
1864
年,短短
14
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
“
悲剧
”
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B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
.统治集团内部的决策失误
D
.湘军和淮军的围剿
5
.
1863
年,有人在给曾国藩的信中提到西方的大炮、弹药、器械等
“
实中国所不能及
”
,
“
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
”
。可见他主张
A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
.仿效西方政治
制度
C
.发展近代民用企业
D
.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6
.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慈禧太后不顾一切地扼杀了一场旨在进行
“
现代化的尝试
”
。
这场
“
现代化的尝试
”
A
.挽救了民族危亡
B
.完成了反帝任务
C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促进了思想解放
7
.某班开展
“
看口号猜历史事件
”
的竞赛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
)
A
.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五四运动
B
.
“
扶清灭洋
”
-义和团运动
C
.
“
打倒列强,除军阀"
-
辛亥革命
D
.
“
民主
”
和
“
科学
”
-
-
护国战争
8
.下列是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第
4
课洋务运动
…………………………………20
第
5
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24
第
6
课戊戌变法
…………………………………28
第
7
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32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
.两次鸦片战争的烽烟
D
.从天朝上国时代步入不平等条约时代
9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
□□□□□□□□“
在那个时期(
20
世纪初)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
。
□□□□□□□□
指的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民国约法》
10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
“
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
这一
“
时局
”
出现在(
)
A
.清政府统治时期
B
.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C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时期
11
.
1920
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
9
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这打破了当时
“
男尊女卑
”
以及
“
女子无才便是德
”
等陋俗,这一社会进步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
C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
D
.推动白话文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
12
.
1919
年
6
月
11
日的《大公报》上有一漫画,所题文字是
“
各埠商家爱国热,闭门休息似过年
”
。该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
.武昌起义的胜利
B
.新文化运动开始
C
.五四运动的发展
D
.中国共产党诞生
13
.历史必将铭记这样一些历尽百年沧桑的上海地标
——“
这一
……
大事件,距离上海开埠
78
年,距离辛亥革命
10
年,距离五四运动
2
年
……
青砖黛瓦的石库门建筑与海纳百川的远东大都市上海,一同见证了浩浩荡荡的红色巨流。
”
这一
“
大事件
”
是指
A
.鸦片战争
B
.中共一大
C
.七七事变
D
.新文化运动
14
.
“
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
……
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
获得
“
巨大的成就
”
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民军队的建立
B
.国共两党的合作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国民政府的成立
15
.
“
它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懂得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和创建人民军队。从此,人民军队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起来。
”
材料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6
.毛泽东说:
“
照搬苏联的经验后
……
我们就得到了教训,知道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是应该相信的,但是要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
下面率先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
解释分析湖南邵阳市隆回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