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三试卷 初三道德与法治上

详解分析青海西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4年 2023年 青海省 西宁市 格式: DOCX   12页   下载:3836   时间:2024-02-26   浏览:40102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青海西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详解分析青海西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11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青海省西宁市 2023-2024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 .选择题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下列关于教育说法有误的是(     ) 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C.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D.通过教育人人都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2.多少年来强国富民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踔厉奋发……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书写了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以下相关认识有误的是(     ) A.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关好生活的向往 B.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得到彻底解决 C.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 D.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请你观察下面的漫画,能够最准确体现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是(     ) A.人民收入稳增长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城乡发展不平衡 D.城镇化水平较高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些举措是为了(  ) A.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B.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 C.使收入水平获得大幅提升 D.提高全体人民的就业质量 5.在生活中有人利用废旧轮胎养花,有人用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还有人用废旧羽毛球制作创意作品……生活中的这些创意启示我们(     ) A.唯有创新才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B.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才是创新 C.知识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D.创新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创新 6.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创造历史的高度,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全新表述。以下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3年2月23日,湖南桑植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因励志言行遭受网暴,当地网信和公安部门介入调查此事,对散布负面信息的人员进行追踪和追责,这警示公民要(     ) A.尊法守法,依法行使权利 B.科学立法,完善法律法规 C.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D.恪守道德,拒绝使用网络 8.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政府工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这表明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A.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B.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C.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保障公民合法权利 9.下面图片是一位“80后”小伙设计的几个“福”字。“北京福”融合了天安门、故宫和京剧等元素;“上海福”简直就是一张外滩的艺术照;“重庆福”有重庆特色的火锅和交通;“西安福”中兵马俑住进了大雁塔……这些“福”字(     ) ①随意改造,是对汉字基本知识缺少了解的表现 ②匠心独具,显示了各地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求同存异,是全盘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表现 ④继承传统,是对各地文化元素进行创新的表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地开展学雷锋送温暖、学雷锋剪纸绘画、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用实际行动擦亮“雷锋精神”名片,激发雷锋精神的新时代生命力。此举意在(     ) ①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的道德品质 ③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复制雷锋的全部事迹 ④感悟雷锋精神强大感召力,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空间上不是封闭的,在时间上不是停滞的,而是一个鲜活有机、不断吸纳的生命系统,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D.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12.巍巍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整个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4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保护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对此认
解释分析青海西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汇集优质试题,搭建提分阶梯;海量试题库,解锁学习新纬度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