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
物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6
页,五个大题,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
,
共
14
分
)
1.
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若以餐桌为参照物,则托盘是
(
选填
“
运动
”
或
“
静止
”)
的。
2.
如图所示的声波的波形图,反映了声音的不同特性。从声音的特性的三个因素看,甲、乙的
不同;甲、丙的
不同;甲、丁的
不同。
3.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熔化经历了
min
,这段时间内该物质的温度不变,
(
选填
“
需要
”
或
“
不需要
”)
吸收热量;第
10 min
,该物质处于
(
选填
“
固态
”“
液态
”
或
“
固液共存态
”)
。
4
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时工具,是根据光的
现象制成的。
“
硬币重现
”
实验中,通过向碗中加水,会看到原本看不见的硬币,这是光的
现象。
(
选填
“
直线传播
”“
反射
”
或
“
折射
”)
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同一个照相机拍摄的两张风景照。拍摄好甲照片后,要使塔的像
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
1
页
(
共
6
页
)
更大些,照相机应向塔
(
选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些,照相机的镜头应该向
(
选填
“
内
”
或
“
外
”)
调节,这样就拍摄出了照片乙。
6.
如图所示是甲、
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则甲物质的密度为
g/cm³
。若把甲、乙两种物质等体积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
g/cm³
。
二、选择题
(
每题
2
分,共
16
分。其中第
7~12
题为单选,第
13
、
14
题为双选
)
7.
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B.
长度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C.
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
D.
在
“
测量平均速度
”
的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要小
8.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停止抽气后打开气阀,铃声逐渐变小
B.
乙: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C.
丙:医生用
B
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丁: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
习总书记指出: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江、河、湖、海、湿地、树木和植被在调节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降雨和地球上的水循环,下列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汽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
2
页
(
共
6
页
)
D.
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10.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皓月千里
”
,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B.
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
电影幕布通常都比较粗糙,这是为了让光在幕布表面发生漫反射
D.
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具有杀菌作用
1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物体距凸透镜
10 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当物体距凸透镜
20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当物体距凸透镜
3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当物体从距凸透镜
20cm
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清晰像逐渐变大
12.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它们放在已调平的天平上,天平再次保持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
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C.
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D.
无法比较
13.(
双选
)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0~t₁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甲静止,
t₂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D.0~t₄
,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14.(
双选
)
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的情景。入射光线
AO
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
OB(
图中未画出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将平面镜沿
OM
所在直线旋转,
OB
位置不变
B.
将平面镜水平向右适当移动,
OB
位置不变
C.
将纸板取走,反射光线
OB
将不存在
D.
增大图中
α
的角度,反射光线
OB
将靠近
ON
三、作图题
(
每题
2
分,共
4
分
)
15.
如图所示,光线
a
、
b
是点光源
S
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在
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
3
页
(
河南商城县李集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期末物理测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