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名校协作体高三一模试卷
历史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
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是刑徒,改革家吴起是游士,赵奢是田部吏,名相蔺相如是宦者舍
人,申不害则是“故郑之贱臣”。此外如苏秦、张仪、范睢
、蔡泽等,不是鄙人就是贫人。这
反映出当时
A.
世官制度遭到破坏
B.
礼乐制度逐渐衰落
C.
军功爵制得到推广
D.
等级观念正在消亡
2.董仲舒以尧、舜、禹“三王相受之道"和夏
、商、周“三朝传之损益”作比较.提出“继治世者其
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
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董仲舒意在
A.
维持社会现状
B.
强调王道教化
C.
恢复先秦儒学
D.
宣扬君主权威
3.如图为唐代扬州城复原图。唐初扬州城仅有子城部分.约在盛唐或其后修建增扩了罗城
部分.使扬州城面积增大。扬州城的增扩主要是为了
A.
适应经济重心南移需要
B.
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
便利运输物资供给中央
D.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4.宋代实行地方官员“轮调”制度,处在官与民交界点的基层胥吏因对本土人情世故、地方政
务足够熟悉,逐渐在地方施政活动中制约地方官员
权力,成为地方事务的重要参与者。由
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基层胥吏
A.
控制了地方行政权力
B.
有益于中央权威的维护
C.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D.
有利于基层治理的完善
5.1560年,由于辽东地区的粮食储备短缺.明廷暂时准许渤海湾进行海运,渤海沿岸
的商业随之发展起来。一旦短缺得到缓解.明廷就再次禁
止海运,这反映出明朝
A.
依赖内陆运输来获取高额利润
B.
竭
力稳定传统农耕经济秩序
C.
适时调整海禁政策以维护统治
D.
保障了朝贡贸易的规范进行
6.1860年,清政府开始大规模授予湘军统领
地方高级行政官职.但湘军悬浮于体制之外。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仿效军机处机制:之后,总理衙门总揽朝政
,权同“政府”,太平天
国被平定后.湘军被裁撤而衰微.总理衙门权力被削弱。这体现出当时
A.
政局变动导致社会形态变化
B.
中央权力下
移趋势加速
C.
近代化进程遭遇了重大挫
2025届辽宁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文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