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三试卷 初三道德与法治上

上海长宁区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期末试卷 人教版 2024年 2023年 上海市 格式: DOCX   5页   下载:1685   时间:2024-01-20   浏览:5693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上海长宁区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1页
上海长宁区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2页
剩余4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上海市长宁区 2023-2024 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时间 40 分钟,满分 30 分) 说明: 1 .开卷考试。允许考生携带《义务教育教科书(五 · 四学制)道德与法治》(七、八上、八下、九上),教科书中不得夹带材料。 2 .按要求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作答,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 .答题时,务必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填写学校、姓名和考试号。 一、综合理解题( 12 分) 1 . 晓宁同学关注到一则 “ 上海街头垃圾桶去哪里了 ” 的热搜话题 ,为此她查阅到以下材料。 自 2019 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以来,为提升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实效,上海街头撤除了约 2.4 万组垃圾桶。期间,不少市民通过多种渠道反映街头垃圾桶太少,不方便扔垃圾。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在对市民诉求展开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人流密集、交通站点等位置优化公共垃圾桶设置,截止 2022 年底增加约 0.9 万组。 (1) 材料中 “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 是 机关(立法 / 行政 / 司法);市民可以通过 、 等渠道反映问题。 (2) 通过学习晓宁还了解到,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 的人民城市理念已经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该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 的发展思想,发挥了我国 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3) 晓宁认为上海市街头垃圾桶优化增设的过程正是 践行 了人民城市理念。结合材料,请从 “ 凝聚法治共识 ” 角度,综合运用所学内容简述你的理解。 二、时政探究题( 10 分) 2 . “ 乡村兴则国家兴 ”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动农村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普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为了解相关情况,晓宁同学收集到 两组数据,制作了下图: (1) 晓宁从图 1 获得这样的结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这个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材料支持?请结合材料简要阐释。 (2) 根据上述材料,晓宁预测未来我国将不断缩小城乡 “ 数字鸿沟 ” ,让广大农民共享 “ 数字红利 ” 。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说明晓宁 作出 这个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 8 分) 3 . 救助野生动物,你我共同责任 近日,一只受伤的猛禽出现在本市某居民区绿化带。放学回小区的两名初中生发现了这只不速之客,通过观察感觉 这只鸟很可能 是国家保护动物。于是他们从家中找来一个宠物笼,用食物将 鸟 引进 笼子,再请家长开车送至派出所救助处理。经区林业站专家鉴定,这只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游 隼 ,它将在林业站接受检查治疗,康复后放归自然。事后,派出所民警到校对两位热心救助野生动物的同学颁发了表扬信,赞扬他们积极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的 “ 任何组织和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 ” 的法定义务。 学校新闻站将在校园公众号上推送两名同学的新闻专访稿,号召全校师生学习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社区服务、为社会尽责。 请帮助 新闻站小记者 完善专访稿的工作流程,并完成本期公众号稿件最后一部分内容 “ 我的感言 ” 。(要求: ① 结合材料 ,综合运用所学内容从两个角度撰写; ② 字数不超过 250 字) 1 . (1) 行政; 向人大代表反映; 拨打 12345 市民服务热线。 (2) 以人民为中心; 共产党的领导。 (3)① 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③ 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分析】考点考查:行政机关、监督权、党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法治共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 【详解】( 1 ) 小问 1 : 本题考查行政机关,可 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小问 2 : 本题考查监督权,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 2 ) 小问 1 :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思想,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小问 2 : 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 3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凝聚法治共识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市民通过多种渠道反映接头垃圾桶的问题 → 可链接凝聚法治共识之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作答。 关键词: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对市民诉求优化设置 → 可链接凝聚法治共识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 . (1) 我认为这个结论有充分的材料支持,数字乡村发展的各项指标在 2022 年的发展水平都增长,体现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因此我认为这个结论有充分的材料支持。 (2) 预测趋势:我国将不断缩小城乡 “ 数字鸿沟 ” ,让广大农民共享 “ 数字红利 ” 。理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政府大力实施乡村
上海长宁区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