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重庆梁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期末试卷 人教版 2023年 2022年 重庆市 格式: DOCX   13页   下载:0   时间:2024-01-14   浏览:48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重庆梁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第1页
剩余12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2 年秋八年级历史质量监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要求作答。 1 . “ 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 仕 之食烟者过半。 ”“ 十室之 邑 ,必有烟馆。 ” 这说明清朝( ) A . 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 . 军民体质下降 C . 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 . 白银大量外流 2 .下图所示起义的发动者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不包括 A .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B .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C .洪秀全创立了 “ 拜上帝会 " 并积极传教 D .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 3 .洋务运动中, “ 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 ” 。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D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4 .下图是某一时期各地创办的重要报纸,其宣传的主流观点应当是(     ) A . 有田同耕 B .自强求富 C .维新变法 D .扶清灭洋 5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 民族 ”“ 民权 ”“ 民生 ” 三大主义,合称 “ 三民主义 ” 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 .驱除 鞑 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6 .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 “ 自古以来,皇帝被 看做 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 ” 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B .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C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 .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7 .下表是中华民国颁布的一些法令条例,据此可推断民国政府(     ) 法令条例 出 处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未去辫者 …… 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 …… 以违法论 《剪辫令》 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A .清除了封建残余思想 B .宣传民主共和观念 C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D .彻底废除了科举制 8 .造成下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时间 变化 农户 1914-1918 年 减少 1500 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 年 减少 2600 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 年 增加 4900 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 年 增加 5000 多万元 A .日帝侵略 B .清朝统治 C .军阀割据 D .自然灾害 9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 “ 树墩 “ 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10 .习总书记曾这样寄语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919 年就是这样的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 一个时代 ” 指的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 .民主共和时代 C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11 . “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的帆,引航的帆,啊 …” 该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标志着中国革命已转危为安 B .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 .推动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 .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    ) A . B . C . D . 13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事件发生地的形势图,据图所知,这一事件(     ) A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 .表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D .推动抗日战争转入了反攻阶段 14 . 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 壮大抗日力量 B . 打倒北洋军阀 C . 改善农民生活 D . 消灭地主阶级 15 . 20 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 .冼星海 —— 《黄河大合唱》 B .鲁迅 —— 《阿 Q 正传》 C .老舍 —— 《骆驼祥子》 D .齐白石 —— 《愚公移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16 题 10 分,第 17 题 30 分,第 18 题 18 分,第 19 题 12 分,共 70 分。请按要求作答。 16 .阅读材料后判断。 以下观点或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写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写错误: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 请写未涉及 。 (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总体上来说行业或地区不平衡。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 “ 短暂的春天 ” 。 (4) 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使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重庆梁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汇集优质试题,搭建提分阶梯;海量试题库,解锁学习新纬度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