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某楹联学会联友写了一副对联:
“
虎门亮剑风云起,少穆销烟天地新。
”
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B
.打开了近代中国的市场
C
.显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意志
D
.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道:
“
(
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入中国,而女红(女子所作的手工)失业
……
华民生计,皆为夺矣。
”
这表明(
)
A
.外国商品倾销使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B
.中国工业崛起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C
.资本输出对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造成打击
D
.通商口岸的开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
.下图为
部编版八
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的部分目录。下列历史事件属于第
2
课内容的是(
)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
1
课
鸦片战争
第
2
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3
课
太平天
国运动
A
.广州三元里抗英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金田起义
D
.中法战争
4
.
“
它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
“
通天下皆一式
”
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
材料中的
“
它
”
可能指的是(
)
A
.创立拜上帝会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天京事变
5
.
1872
年
8
月
11
日,包括詹天佑在内的中国政府下令派出的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从上海启程出洋。在
1872-1875
年间,清政府先后遣送
120
名幼童赴美留学。据此可知,我国近代官派留学得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京师大学堂的设立
B
.西方列强的入侵
C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D
.洋务运动的开展
6
.晚清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个建省高潮:
1878
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
1885
年中法签订《越南条约》,同年台湾建省。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边疆开发
C
.应对边疆危机
D
.推动民族交流
7
.新材料发现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下图为从沉船
“
丹东一号
”
打捞上来的瓷盘底
部文字
复原图,经专家证实:
“
这艘沉船就是当年沉没的致远舰。
”
该材料可用于研究甲午战争中的(
)
A
.丰岛海战
B
.辽东之战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之战
8
.下图中所译书目反映的时代需求是(
)
光绪二十四年(
1898
)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
《化学指南》《坤象究原》《中西合历》《分化津梁》《法国律例》《公法便览》《公法会通》《万国公报》《各国史略》《英文举隅》《富国策》《新加坡刑律》
——
摘自《同文馆题名录》
A
.摆脱危机,巩固统治
B
.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C
.发动革命,实现共和
D
.革新思想,民主科学
9
.晚清秋瑾女士
作诗
:
“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
来作
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
据此可知,该诗(
)
A
.揭示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B
.阐明八国联军侵华促成民族觉醒
C
.表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歌颂了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10
.近代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
1842
年的《南京条约》、
1860
年的《北京条约》、
1895
年的《马关条约》和
1901
年的《辛丑条约》。这些条约都(
)
A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B
.削弱英国在华特权
C
.涉及有赔款、开埠内容
D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11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近代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
“
三民主义
”
、
“
辛亥革命
”
、
“
中华民国
”
等,该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陈
独秀
12
.
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上述规定体现了(
)
A
.三权分立的原则
B
.以民为本的理念
C
.驱除
鞑
虏的理想
D
.平均地权的决心
13
.
“
图说历史
”
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屈辱
——
逐步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B
.探索
——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C
.抗争
——
中国人民摆脱外国的侵略
D
.复兴
——
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14
.若将图中小车看作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其整体趋势是向着民主共和的方向前进
,行驶过程中遇到了障碍物,即使紧急制动也由于惯性继续向前,甚至越过障碍物。这可以用来解释(
)
A
.辛亥革命兴起的时代背景
B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原因
C
.北洋军阀混战带来的影响
D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后果
15
.据《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
1913
至
1915
年关于孔子的文章几乎全是尊孔之作,
1916
年及以后文章的主题逐渐转向批孔。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五四运动的冲击
B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
解释分析广东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