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
精品
学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节 反应热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课程学习目标
1.认识热化学方程式,了解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能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认识燃烧热,结合不同物质的燃烧热数值,讨论选择燃料的依据。
学科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角度认识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能把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规则。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运用化学计量单位定量分析化学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新知学习】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
参加反应物质的量
和
反应热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物质
变化和
能量
变化。
例如:2H
2
(g)+O
2
(g)
==
=2H
2
O(l) Δ
H
=-571.6 kJ·mol
-1
,表示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
3.书写要求
(1)注明反应的
温度
和
压强
(25 ℃、101 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态(s)、液态(l)、水溶液(aq)、气态(g)。
(3)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
物质的量
,而不表示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可以写成整数,也可以写成分数。
(4)不用标注“↑”“↓”。
(5)热化学方程式能反映该反应已完成的量。由于Δ
H
与反应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
H
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
H
也要加倍。当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二.燃烧热
1.定义
101kPa
时,
1mol
纯物质
完全
燃烧生成
指定产物
时所放出的热量。
指定产物:碳元素变为
CO
2
(g)
,氢元素变为
H
2
O(l)
,硫元素变为
SO
2
(g)
,氮元素变为
N
2
(g)
。
2.单位及符号
单位为
KJ/mol
,ΔH
<
0。
3.表示的意义
CH
4
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含义:
101 kPa时,1 molCH
4
(g)完全燃烧生成CO
2
(g)和H
2
O(l)时所放出的热量为890.3 kJ
。
【点拨】
①
反应条件:25℃、101kPa
②
可燃物的用量:1mol
③
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的产物:C→CO
2
(g)、S→SO
2
(g)、H→H
2
O(l)、N→N
2
(g)。
4.书写或判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要做到“三看”
一看 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是否为1。
二看 元素完全燃烧是否生成指定产物。
三看 ΔH是否为“—”及单位是否正确。
【归纳
1.1.2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精品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