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20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
2.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
……
农业生产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
”
。据此可知
A.
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定居生活转变为游牧生活
B.
原始农业
的
发展导致民众生活普遍得到显著的提高
C.
原始农业的发展为社会分工和阶级的产生提供条件
D.
原始农业的出现阻碍世界文明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
【答案】
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
“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
……
农业生产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
”
结合知识可知,农业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出现剩余产品,这使得
“
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
”
等新群体与新阶级得以产生。这表明农业发展推动了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
C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从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的关键因素,
“
从定居生活转变为游牧生活
”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初期,生产者可能仍需辛勤劳作,社会分化导致少数人生活改善,而非
“
普遍提高
”
,排除
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为城市、文字、国家等文明要素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推进世界文明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不是
“
阻碍
”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下图为约公元
1—2
世纪古印度地区出现的
犍陀罗
佛教艺术雕像
——
弥勒菩萨像,它展现了
犍陀罗
艺术中菩萨形象的独特魅力。菩萨头戴宝冠,身披天衣下着腰衣,衣褶厚重,刻纹细腻。其面容华贵,带有西方太阳神阿波罗的风采。该雕像主要体现了
A.
古罗马帝国内的文化碰撞
B.
佛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C.
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与扩展
D.
古印度文明的本土化发展
【答案】
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
“
菩萨头戴宝冠,身披天衣下着腰衣,衣褶厚重,刻纹
【历史】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