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
分。
1
.
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工程师”一一蚯蚓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严厉打击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不起眼的蚯蚓为何受到如此关注呢?闵敏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
蚯蚓被称为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工程师”,繁殖快,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图
1
),温度为
15
~
25
℃、相对湿度为
60-70%
时生长较好。蚯蚓通过取食、掘穴和排泄等活动,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提高肥力。达尔文曾经说过:“有蚯蚓的地方才有沃土”。
我国是世界上远盲蚓属蚯蚓分布最多的国家(图
2
)。蚯蚓经过加工后晒干,就成为中药材“地龙”,含多种药用成分,具有清热、通络、平喘等功效。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攀升、收购价格的暴涨,一些人开始大量捕捉蚯蚓,甚至使用高效的电捕装置进行“灭绝式”捕捉,产生许多危害。
(
1
)我国的远盲蚓属蚯蚓,主要位于四大农业分区中的
______
。
A.
南方水田农业区
B.
北方旱地农业区
C.
西北干旱农业区
D.
青藏高原农业区
(
2
)图
2
中宁夏中卫、贵州毕节两地自然条件不同,土壤中的野生蚯蚓数量差异较大:从冬季气温看,中卫比毕节更
______
(选填“温暖”或“寒冷”);从干湿状况看,中卫比毕节更
______
(选填“湿润”或“干旱”)。
(
3
)在贵州毕节,电捕蚯蚓的行为时常出现。请分析这种行为可能会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并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A
寒冷
干旱
【解析】
解:(
1
)读图可知,我国的远盲蚓属蚯蚓主要位于南方水田农业区。
(
2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贵州省毕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从冬季气温看,中卫比毕节更寒冷,从干湿状况看,中卫比毕节更干旱。
(
3
)蚯蚓是生存在土壤的动物,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松土机””清洁工”,它们在土壤中将大量的枯枝落叶混合到下面的土壤层中,加速有机物分解、增加植物养分释放。蚯蚓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一部分,一旦农田里失去了蚯蚓,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化等问题,还会使生态系统失衡。为此,应建议国家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大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
故答案为:
(
1
)
A
;
(
2
)寒冷;干旱;
(
3
)导致土壤板结化,危害生态平衡;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大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的处罚力度。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题考查我国重要农业区的分布以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理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