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名校
2024-2025
学年高三下学期
5
月大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本试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积石冢群中各冢至少有一个主墓,以其为中心将墓葬分为若干等级,冢内若干石棺墓只随葬玉器。由此可知,牛河梁文化(
)
A.
初具早期国家形态
B.
手工业的分工较细密
C.
贫富分化十分明显
D.
玉器成为墓葬必需品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
主墓
”“
若干等级
”“
只随葬玉器
”
等,可判断当时贫富分化已经十分明显,不同等级间墓葬的规格等级是不同的,财富分配不均,
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可以体现早期国家形态的宫殿、制度、军队等信息,无法得出初具早期国家形态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未体现手工业内部分工的信息,无法得出手工业分工较为细密的结论,排除
B
项;从信息
“
若干石棺墓只随葬玉器
”
可推知,有的石棺墓只随葬玉器,有的并无随葬品,玉器成为墓葬必需品结论错误,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国所出动车力七百乘,兵力估计为二万左右;楚出动兵车一千四五百乘,兵力估计为四万左右。战国初期马陵之战中一方就出动兵力十万之众,战国中期以后则已多达数十万人。这种变化反映出(
)
A.
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B.
君主集权趋势增强
C.
奴隶制度不断瓦解
D.
争霸战争十分频繁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春秋到战国后期出兵规模扩大,体现出君主动员
能力增强,这是君主集权趋势增强的表现,
B
项正确;诸侯间的战争无法体现华夏认同观念加强,排除
A
项;兵力并不都是奴隶转化而来,兵力数量增加无法体现奴隶制度瓦解,排除
C
项;战争频繁是春秋战国共性,但题干强调
“
规模增大
”
,而非频率,该选项未解释规模变化的根源,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下表为秦汉时期政府推广和修订历法的重要活动。这些活动旨在(
)
时期
成就
秦统一后
在全国统一施行颛顼历,以建亥之月(十月)为岁首
【历史】河南省漯河市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三模)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