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二模
政治试题
本试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
”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强调:
“
唯物史观揭示了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
”
列宁则补充:
“
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
”
根据材料可知,科学社会主义(
)
①
以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主义特殊规律,以唯物史观阐明人类普遍规律
②
将社会变革动力归结为阶级斗争,认为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
认为公平分配制度是消除阶级对立的决定性条件,需通过改良逐步实现
④
以
“
两大发现
”
为基础,使社会主义从抽象伦理批判转向现实历史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科学社会主义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
①
正确。
②
: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题干主要指出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并非着重突出将社会变革动力归结为阶级斗争,
②
不选。
③
: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等实现社会变革,并非认为通过公平分配制度的改良来消除阶级对立,
③
不选。
④
:
马克思主义
的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
“
两大发现
”
,让社会主义从空想的抽象伦理批判转向立足现实的历史规律探究,
④
正确。
故本题选
B
。
2.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开辟
发展新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
“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
“
以制度型开放深化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
。材料表明(
)
①
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
(政治试题试卷)2025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