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上期期中调研测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
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
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大气污染指数
“PM2.5”
是指大气中直
径
大于
2.5mm
的细颗粒物
B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每跳动
10
次所用时间约为
45s
C
.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
100km/h
D
.普通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m
2
.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
“
静静
”
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车内的座椅
B
.路边的树木
C
.窗外的楼房
D
.远处的高山
3
.在庆祝建党
100
周年歌唱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声描述正确的是( )
A
.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一样的
B
.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齐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
D
.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4
.如图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
280g
,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具的质量会超过
500g
。能这样推测还要依据完整面具和残片有相同的( )
A
.面积
B
.体积
C
.质量
D
.密度
5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A
.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B
.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C
.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
D
.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6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同一方向出发的小车的路程
-
时间(
s
-
t
)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在
0~5
秒内,甲车
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
B
.在
10~20
秒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第
10
秒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在
0~10
秒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小
7
.同种物质做成的甲、乙、丙、丁四
个
物体,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体积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空心物体是( )
物体
甲
乙
丙
丁
质量
m
/g
3
5
9
12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9
.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10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
10s
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甲、乙两车在
40s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C
.乙车在做减速直线运动
D
.乙车到达
600m
处所用时间小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11
.小
聪同学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下
表这种
液体的密度是( )
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
/g
22
42
72
液体的体积
/cm
3
10
30
60
A
.
1.0g/cm
3
B
.
1.1g/cm
3
C
.
1.2g/cm
3
D
.
1.4g/cm
3
12
.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
0.5s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
0.3s
,
若发出
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
0.9s
,超声波的速度是
340m/s
。则( )
A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170m
B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的位置相距
64m
C
.汽车的速度约为
26m/s
D
.汽车的速度约为
43m/s
二、填空题(本题共
10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3
.一位粗心的同学在实验时忘了记录单位,请你帮他在数据后填上适当的单位:王磊同学的身高是
165
;一个鸡蛋的质量是
0.05
。
14
.节日里,某同学正在骑自行车游园。若以自行车的座椅为参照物,他是
的;若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他是
的。(均选填
“
运动
”
或
“
静止
”
)
15
.如图所示,用
A
、
B
两刻度
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
(填
A
或
B
);较精密的测量结果是
cm
。
16
.俗话说
“
闻其声知其人
”
是指人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诗句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中的
“
高
”
的
指声音
的
。
17
.一只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一半的蜡烛其质量
,其密度
(均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解释分析重庆沙坪坝区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