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与亳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
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下图示意
1990~2008
年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不同土地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指维持区域人口生存所需、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90~2008
年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
)
A.
城镇建设规模减小
B.
畜牧业极速发展
C.
水产养殖发展停滞
D.
工业化加速发展
2.
与
1990~2008
年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草地、水域、耕地人均生态足迹变化关联性最大的是(
)
A.
饮食结构
B.
交通条件
C.
人口规模
D.
粮食产量
3.
为改善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耕地安全状况,最适宜采取的做法是(
)
A.
大量开垦新的耕地
B.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C.
限制工业发展速度
D.
禁止农药化肥使用
【答案】
1. D 2. A 3. B
【解析】
【
1
题详解】
由图可知,
1990~2008
年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人均生态足迹中化石燃料呈明显增加趋势,说明
1990~2008
年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明显,主要是因为该时段内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工业发展快,化石燃料消耗大,
D
正确;
1990~2008
年人均建设用地生态足迹呈增加趋势,说明城镇化建设速度稳步增长、规模增大,
A
错误;
1990~1995
年人均草地生态足迹增加较明显,畜牧业发展较迅速,但
1995~2008
年人均草地生态足迹增加缓慢,说明畜牧业发展速度缓慢,
B
错误,人均水域生态足迹增加明显,说明水产养殖发展较快,
C
错误,故选
D
。
【
2
题详解】
由图可知,
1990~2008
年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草地、水域人均生态足迹整体呈增加态势,说明该时段内畜牧业与水产养殖产业呈扩大趋势。
1990~2008
年,随着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肉禽、水产消费需求增加,促进了畜牧业和水产养殖的发展,
A
正确;交通条件主要影响化石燃料生态足迹,与草地、水域关联性较小,
B
错误;人口增长虽增加资源总需求,但题目强调
“
人均
”
生态足迹,其变化更取决于个体消费模式而非单纯人口数量
,
C
错误;粮食产量的变化会影响耕地的生态足迹,但对草地和水域的影响较小,因此关联性不如饮食结构全面,
D
错误。故选
A
。
【
3
题详解】
由图可知,
1990~2008
年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耕地人均生态足迹呈先增后减趋势。受人口和经济增长影响,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粮食需求增大,人
(地理试题试卷)安徽省阜阳市与亳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