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在距今约
3000
年前的古蜀国金沙道址(
30°41′N
,
104°01′E
)
祭祀区
东部有一九柱建筑,研究发现其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图
1
为九
柱建筑
复原示意图,图
2
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日出方位。完成下面小题。
1.
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图
2
中的
D5
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落方位位于(
)
A. D1
和
D4
之间
B. D6
和
D9
之间
C. D5→D2
连线方向
D. D5→D4
连线方向
2.
已知
3000
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则现在金沙遗址所在地较
3000
年前(
)
A
.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幅更大
B.
一年中夏季时间更长
C.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D.
夏至日正午日影更长
【答案】
1. C 2. D
【解析】
【
1
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正北方向与
D5→D6
连线方向有
27.17°
的夹角,冬至日日出方位位于
D5→D8
连线方向,该地位于北半球,冬
至日日出方位位于东南,则图中
D5→D9
连线方向大致为正东方向,该地位于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当地日落方向位于西北,与冬至日的日出方位相反,应位于
D5→D2
连线方向,
C
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
【
2
题详解】
现在金沙遗址所在地黄赤交角相对变小,夏至日该地离太阳直射的纬线更远,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正午日影长度更长,
D
正确;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小,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减小,
A
错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现在的黄赤交角变小,冬至
日直射纬度与当地的纬度间隔变小,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
错误;四季的长短主要与地球公转速度和公转周期有关,与黄赤交角的变化关系不大,
B
错误。故选
D
。
日
14
:
00
的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四地,此时沙尘暴强度最大的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当北京地区经历沙尘天气时(
)
A.
昼夜温差减小
B.
日均气温较高
C.
正盛行东南风
D.
首要污染物是
CO
2
5.
沙尘暴加剧了沙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其中最严重的是(
)
A.
气候资源破坏,沙尘暴天气频发,影响旅游业发展
B.
土地资源退化,影响粮食安全,危及人类生存
C.
土壤结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资源破坏
D.
水资源短缺,干旱程度加剧,城市和乡村聚落废弃
【答案】
3. C 4. A 5. B
【解析】
【
3
题详解】
结合图
(地理试题试卷)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 (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