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道德与法治上

详解分析广东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期末试卷 2024年 2023年 广东省 阳江市 格式: DOCX   13页   下载:2311   时间:2024-01-21   浏览:571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广东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第1页
详解分析广东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第2页
剩余12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广东省阳江市 2023-2024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本试卷共 6 页, 23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 “ 条形码粘贴处 ” 。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人这样比喻:社会是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株小草。对这段 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个人的成长可以离开社会 B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 C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 .社会关系非常的错综复杂 2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生活和劳动,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总是要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互帮互助,才能共同生活。这说明(      ) A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个人 C .个人离不开社会只表现在衣食住行上 D .社会离不开个人是因为个人的劳动为社会提供了衣食住行 3 .八年级学生小锋在电视里看到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的新闻时,感到 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 ①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 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 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 . “ 刷脸 ” 支付、 “ 刷脸 ” 开门、 “ 刷脸 ” 进站 …… 人脸识别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风险也如影随形:有人非法获取公民照片进行一定预处理,而后再通过 “ 照片活化 ” 软件生成动态视频,骗过人脸核验机制,进而盗窃公私财产 …… 这表明(     ) A .网络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B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C .网络只会给人们带来困扰 D .网络时代人们无隐私可言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网络社交成为青少年交友的一种重要手段,微信、微博、 QQ 等即时通讯工具成为青少年相互联络的主要工具,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一些青少年因一味地沉迷于网络社交,发展到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状态。以下举措能够帮助这些青少年调整状态的有(      ) ① 少年多自律,告诉自己网络社交应有限度不可沉迷 ② 学校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交的利与弊 ③ 家长多管控,禁止自家孩子 使用网络社交联络工具 ④ 媒体多宣传,提醒孩子时常关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 .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 “ 芳草萋萋,踏之何忍? ” 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 “ 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 ” 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 “ 自觉排队,文明候车。 ”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 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 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③ 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 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7 .有交警在的时候,看信号灯过马路,交警不在的时候,随意过马路或横穿马路;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公共场所就不再遵守公德。这些现象启示我们(      ) ① 应学会 “ 慎独 ” ,自觉遵纪守法       ② 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 他律比自律作用大,没他律不行       ④ 做人要学会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8 . “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 这句话体现了(     ) ① 迁就他人 ② 换位思考 ③ 尊重他人 ④ 平等待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9 .初中生年龄尚小,遇到法律问题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获得帮助。这类机构有(     ) ① 律师事务所      ② 社区服务中心     ③ 法律援助中心    ④ 共青团组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0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① 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 —— 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② 中学生小斌等人多次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 —— 刑事违法行为 ③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 行政违法行为 ④ 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 —— 民事违法行为 A
解释分析广东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