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三试卷 高三语文下

陕西汉中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含参考答案)

含参考答案 2023年 陕西省 汉中市 格式: PDF   13页   下载:0   时间:2024-03-22   浏览:2495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陕西汉中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含参考答案) 第1页
陕西汉中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12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1/2 2/2 语文答案 第 1页 共 4页 汉中市 202 3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 二 次检测考试 语文 参考 答案 1. 【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项,“经学”传统上不属于 “子学”; C 项,原文“如何不使人沦为物质的俘虏”并不等于“已沦为”; D 项,“与 西方文艺复兴不同”不合文意。 2.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的思路、逻辑、方法的能力。 B项, 文中概述现代 考古的丰硕成就,意在表明重塑“新经学”条件成熟、中华传统文化之厚重可与西方匹 敌; C 项,第五段引文是为了说明“‘和 ︐ 表现了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 D 项,文中联 系西方文艺复兴,不是与中华文化复兴进行对比,而是类比。 3.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D项中对原文“反求诸己” 理解错误,“己”在这里不是“个人自己”,而是指中华传统文化。 4. 【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条件缺失,竹林“永续利 用”的条件是“保护得好”; B项,范围扩大,原文“ 不可生物降解的塑 料制品 ”前有限定 语“部分”; D项,更改陈述对象,“ 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还有待提高 ”的是“以竹代塑” 产品,不是所有的“竹制品”。 5.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中信息和合理推断的能力。 B 项“ 确保我国乡 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扩大范围,原文为“促进竹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发展”,同时“确保” 用语绝对; C 项“提供了”“减少了”改变了原文“将”所表达的将来时态; D 项原文为 “ 进一步夯实‘以竹代塑 ︐ 的产业基础,在质量、价格等方面增强竹制品竞争力 ”,选 项颠倒前提和结果,“强化……竞争”改变原文含义。 6. 【答案】①经营主体:搞好市场推广,提升创新能力,降低产品成本;②产学研方面: 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强化创新资源共享,加强关键技术攻关;③政府方面:把握减塑降碳 与生活便利平衡点,用政策激发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 集 聚。(每点 2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作答时依据原材料三有关内 容从三个不同方面分条概括即可。 7. 【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项“但都谈及了艺 术、感情、学业及爱国等问题”错,第二封信件 没有涉及到学业方面的问题 。 8. 【答案】①比喻。借音乐 院院长的话,用流水、河流比喻儿子的演奏,表现了儿子演奏 的流畅、恢宏的特点。②类比。用罗曼 ・罗兰的理想类比儿子的个性,表现了儿子非凡的 理想,饱含着傅雷的欣慰之情。③联想。以上文喻体河流为起点,联想到莱茵河、江声、 钟声、新中国的黎明,表达了傅雷对儿子为祖国而奋斗、声名远播、艺摄人心的美好期 待。(每点 2分,共 6分。答其他表达技巧,解释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 鉴赏文段艺术技巧 的能力。回答此题,应认真解读文本,分析表达技 巧,体会表达效果。 语文答案 第 2页 共 4页 9. 【答案】①对儿子深切的爱。体现在对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深深思念, 以及对儿子身 体的关爱、学业的督促上。②艺术道路上的导师。在艺术方面,傅雷直言不讳的指出儿子 频繁举办音乐会的问题,同时以自己睿智的见解对儿子予以点拨。③循循善诱的方式。在 感情问题上,傅雷并没有粗暴地干涉,而是耐心地引导儿子,并一点点地向他灌输正确的 爱情观。④儿子成长路上的镜子。在教育儿子的同时,傅雷也能反观自己,对自己做严格 的剖析,并引导儿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⑤爱国主义教育。两封家书都表现了深深的爱国 主义情怀,希望儿子不要忘本,时时谨记自己的身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儿子的爱国 之情。(每点 2分,答到 3点可给满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同时涉及到对当今家庭教育的方式的 认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仔细思考傅雷两封信件的主旨,以及怎么体现他对儿子的教育。 其中,第④点对应文中“尤其是我急躁的脾气,应当作为一面镜子,随时使你警惕”这一 句。 10.A 【解析】原文标点是: 民者 , 在上所以牧之 , 趋利如水走下 , 四方亡择也 。 夫 珠 玉金 银 , 饥不可食 , 寒不可衣 , 然而众贵之者 , 以上用之故也。 故选 A 11.D 【解析】 A 中 的 “ 食 ” , 前 句 是 使 动 用 法 , 解 释 为 “ 给 … … 吃 ” , 后 一 句 解 释 为 “吃”; B中的“以”,前一句是“因为”的意思,后一句解释为介词“用”; C中的“除” 都是“除去”的意思; D 中的“劝”,前一句作“鼓励”解释,后一句是“劝告”之意 。 故选 D。 12.C 【解析】 C 中的“抢夺珠玉金银”、“ 但他们也不会有所贪图 ”错。文中没有提及 “抢夺”,并且也没说百姓不贪图粮食,原文说“ 不为 奸邪 所利 ”。故选 C。 13. ( 1) 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 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得到 并拥有人民。(“务”“薄”“实”各 1 分,全句准确、 通畅 2分) ( 2
陕西汉中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 (含参考答案)试卷扫描版pdf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